古家榕/把話講清楚

把話講清楚。圖/Tai Pera
把話講清楚。圖/Tai Pera

在網路上看到一部短片「如何訓練你的伴侶」,儘管標題下得爭議,內容卻頗具啟發性:「重點是,你必須以最『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你希望看到的轉變……你需要提出能讓你滿意的『最小的必要改變』……必須把話講清楚,怎樣才能讓你滿意。」

說起來,情感關係裡的緊張,時常源於「需求』的不滿足。但這份不滿,不見得是對方沒有努力,而是當事人沒有「把話講清楚」。當妻子指控丈夫:「你根本不愛我。」男方深感無奈的同時,更多的其實是無力。除非妻子明確表示,她希望丈夫「怎麼做」,否則一個想雞一個給鴨,哪怕心意再誠摯,依然是雞同鴨講。

然而,即使提出了具體需求,也不代表問題就此解決。例如當妻子向丈夫說出:「如果你愛我,就會做家事。」整句話的潛台詞也許是:「如果你愛我,就會主動分擔家務,而非總在我求助後,才紆尊降貴地『幫忙』。」又或者是:「如果你愛我,就會按我的標準做完家事,而非敷衍了事,不僅沒誠意還愈幫愈忙!」可若她只是提出需求,卻未完整闡述想法,一個「會做家事」的丈夫,永遠無法讓妻子滿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看到一方不解地問:「我都已經照你的話做了,為什麼你還是不高興?」另一方也無比沮喪:「他都已經照我的話做了,為什麼我還是不高興?」

那是因為,同樣一句話,你的講話不是你的講話。每個人對眼前的世界,都自帶一套解讀的框架,看似敘述同步的日常,卻建構出各自的想像,導致雙方往往在「共識」上各說各話──除非我們能清楚認知到,每一句話背後,都藏有潛台詞,而潛台詞之下,都存在著框架,才有可能避免一次次徒勞的碰撞和疼痛。

是以更深一層探究,「把話講清楚」,是要學會自我覺察:先辨認出個人意識的框架,用最「簡單清晰」的語法,釐清究竟是哪個部分卡住了,接著再做出「最小的必要改變」,亦即調整自己的框架。很多時候,一個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取決於看待它的角度,一旦修正了觀點,甚至不用另一半做什麼,原先的情緒便已消散七八成了。

當然了,有些改變仍需要對方的參與。只是想表達,與其想著訓練出貼心的伴侶,不如先練習認清自己的心──畢竟,沒有人能比你更懂自己,唯有適當地自我覺察,方能恰如其分轉譯內心的期待,從而遠離愈努力愈失望的惡性循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相處之道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凌明玉/如果無花果有臉書

陳得勝/歲月斧鑿的人生態度

心寧/餓得好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