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康寶/伯公的腳踏車

在家鄉的群組中,有位宗長分享一張骨董腳踏車照片,讓我回想起國小一年級時,伯公就有一輛這種骨董腳踏車,全鐵打造,特別的是有一根鐵條,從椅墊到車頭把手,直線連貫,是腳踏車的支撐,也可以掛東西。椅墊用純牛皮製作,但坐久了屁股會痛,後座會留繩索方便綁貨,外型雖然看起來有點笨重,卻實用耐操,宛如現代的貨車。

有一次,伯公要上街買東西,剛好我經過,伯公順手把我抱起來放在鐵條上側坐,叫我雙手握緊前方把手,然後小心翼翼地騎上腳踏車載我去遊街。腳踏車在石頭小路上顛簸,但仍穩定向前進,路過轉角圍牆處的扶桑花,朵朵鮮紅綻放,彷彿熱情地向我們招手。路上的行人向伯公問好,他微笑點頭;池塘裡密密麻麻布袋蓮的葉子中間,矗立著一束束淡紫色的花朵,像是一群少女在跳舞歡迎我們;腳踏車一路向前,愈來愈多路人向伯公打招呼,還有人問伯公我是誰?就這樣騎到熱鬧的菜市場,伯公買了菜及雜貨綁在後座,之後腳踏車噹噹噹的鈴聲,穿越街上的人潮,到達福安宮;時任福安宮主委的伯公,虔誠地上香祈福,又到一旁的活動中心與信徒寒暄問暖後,才沿著小路回家。沒想到回到家後,找不到我好一陣子的母親又氣又急,拿起棍子要懲罰,還好有伯公幫我解釋。

再大一點,學騎腳踏車,也是從這輛骨董車開始。當時個頭小,都先將右腳跨到鐵條下的右踏板,然後左腳踏地滑著走、右腳踩著踏板前進;國小高年級時終於可以跨過鐵條騎車,但要下車時若不小心,可能會跨坐到中間的鐵條,回想起來還真是痛呢!

四十多年後,清明節前夕回鄉,這輛骨董腳踏車早已不見蹤影,走在那條柏油路上,扶桑花及布袋蓮被在地機構種植的花草取代,轉角遇見行人笑問客從何處來?街上只有汽車、摩托車聲,卻看不到人群;福安宮煥然一新,香火鼎盛依舊;小路旁,一間嶄新的老人食堂取代了之前的活動中心。突然想騎著這輛骨董腳踏車載伯公遊村,看看伯公的視野與心情會是如何?卻只見伯公的牌位在公廳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凌明玉/如果無花果有臉書

陳得勝/歲月斧鑿的人生態度

心寧/餓得好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