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謝依庭/願天下手足,都能和諧
兩個兒子還小時,曾有路人稱讚大兒子:「弟弟好可愛!」卻沒看見睡在嬰兒車中的小兒子,大兒子馬上神情嚴肅地「糾正」:「我是哥哥!」平常在二二八公園的兒童遊戲場玩耍時,大兒子總是玩一玩就看一看弟弟還在不在身邊,深怕弟弟被人偷偷抱走了。偶爾出現欺負弟弟的小朋友,他會保護弟弟,同時告訴對方:「他是我弟弟,你為什麼欺負他?」
當大兒子上了幼稚園,家裡牆面有個大白板,寫滿了我們工作的待辦或備忘事項。大兒子在新加坡的幼稚園已學會寫一些簡單的中文,這個淘氣的小哥哥有自己一套教弟弟的方法。好比有一天我們發現白板的角落,有人悄悄用中文寫了「弟弟是笨蛋」。小兒子當時才三歲,還不會寫字,聽了很氣,想拿板擦把那行字抹掉卻又抹不到,因為哥哥故意寫在很高的位置。事隔一年,受刺激的弟弟快速學會了一些中文,於是某天白板上又悄悄出現一行字,這回換弟弟寫了「哥哥是笨蛋」。
在我們二度移民、摸索如何教養孩子的路途中,大兒子永遠是走在前面開路的那一個,吃過不少苦頭。第一天上幼稚園聽不懂英語、第一天上中學又變成聽不懂日語,這孩子卻從未抗拒或抱怨,統統勇敢地面對並克服了。到了去年小兒子要考大學,大兒子還幫忙上網買考試用書呢!同樣的,小兒子雖然一路走在哥哥後面,求學之路相對減少了很多碰撞,但從小接收哥哥的舊衣舊物,同樣不曾抗議。
我們從育兒經驗中領悟:兄弟和不和往往是源自於父母。對待兒女,當然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但我認為還是可以盡可能公平,只要用心思考和虛心學習。願天下所有手足都能和諧。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