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想當「普通人」的時候

我一直是滿「普通」的人,不差,但也不亮眼,因此從小總想當特別的人。張愛玲有「天才夢」,我也希望擁有過人才藝、寫出同齡寫不出來的文章。後來體察各方回饋,大概知道自己本質上終究溫和、中庸,於是開始用「選擇」讓自己特別一點,加入少人的社團,去沒人想去的國家,無法生得特別,至少活得特別。

不過長大以後,我卻發現愈來愈多時候,「普通」更是難能可貴,正如小時候覺得平安、健康、快樂是俗套的祝福詞,隨著年紀增長,自己體驗了失去,或看見別人的失去之後,就會發現那些最普通的,才是生命的究極追求。

深有所感,一部分是因為這幾年常進出醫院。在各種檢查、藥物、疾病的描述裡,經常會有「多少百分比的人才會怎麼樣」,例如只有幾%的人會有副作用,只有幾%的狀況才檢查不出來,只有幾%的人才會得病。人性大抵是如此,好事可以當唯一的幸運兒,壞事則沒人想當唯一的受難者,論及身體健康,大概不會有人想當特殊的「幾%」。

前陣子做了無痛腸胃鏡,不是什麼風險很大的檢查,但事前準備很麻煩,檢查前兩日要低渣飲食,前一日只能吃流質,之後還要吃瀉藥、大量喝水來清腸。對正在工作的人來說,要安排這一切實在不容易,必須把工作排開、調整飲食,禁食和清腸胃的時候,也難免會影響生活作息和專注度。不過,畢竟都要做了,只能全力以赴。我列下各種待辦事項:空下當天和前一天,打勾;低渣飲食,打勾;只吃流質,打勾。沒想到,完成所有步驟、乍看底定之際,才是大魔王登場的時刻。吃完瀉藥到真的拉肚子之間的等待,變成我最抓狂的一段時間。

首先,不知道是因為太早喝水,又或者是不久前有點胃發炎,也可能純粹對藥物反應不良,我吐了。看著仿單上寫的不良反應比例也就10%上下,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已成「少數派」。於是,我開始擔心是否已把藥吐出來?吐了是否會影響清腸?剛剛太早喝水,會不會造成藥效失效?

等待的第二小時,我陷入極度焦慮,不是都說一、兩個小時後會有感覺嗎?難不成清腸這件事還有失敗的可能?「腸子沒清乾淨,前面所有準備都等於白做。」這句話在我腦中無限循環,想著排開工作遇到的困難、壓力、負面情緒,也想到家人為只能吃流質的我特地熬米湯,難不成這一切都要重來一次?

這時候,我做了最不該做,卻也是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上網。據說,很多醫生都會要病人不要上網亂看,可是,不然還能做什麼?一輸入瀉藥名稱,前幾個跑出來的是「拉不出來」、「多久會拉」、「無效」——原來大家都跟我一樣緊張啊!實際點了幾個經驗分享,的確有花了比較長時間,但還是完成清腸任務的案例,可是,也真的有人清腸失敗,被醫院「退貨」!

愈看愈心煩,消磨掉時間,卻沒有消磨掉擔心,我最後只能照網路建議來回走動,東看西看來分心。好佳哉,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心理磨難,我改坐在馬桶上接受另一種磨難,儘管也不好受,但終於鬆了一口氣。這種時候,不禁會感嘆,當個普通的人是好事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林逸欣/送你一袋大便--我是說真的!

陳祖安/全明星村一日遊

張馨潔/摸小狗的早上

小令/喝茶與旅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