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l/鐵與血的痞氣外交

近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談判儼然成為各國最重要的實力,畢竟二戰之後,能上桌談的誰願意用拳頭打呢?說到談判大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歷史人物,莫過於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了。

俾斯麥是出了名的不按牌理出牌,並以「非典型」的外交家路線橫空出世。他乃容克貴族出身,但好賭愛鬥,一路紈褲到三十歲,才因為得娶賢妻「浪子回頭」,決心振作踏上仕途。

許多人都知道俾斯麥是德國統一的第一功臣,但實際過程之精采起伏,全因俾斯麥的超常發揮。他靠機運進入議會,並從此忠誠地堅守君主制,甘為國王打手──打到連國王都尷尬。例如他曾當眾站起來,破口大罵反對派議員,議長幾次要他閉嘴,他仍然裝作聽不見;等對手議員集結完成,集體罵回來,俾斯麥卻突然掏出一份報紙高聲朗誦,趁大家摸不著頭腦地發愣,他又開始撒潑胡鬧。事後連被他「維護」的君主也糗到只想假裝不認識他。

但俾斯麥的瘋狂戰鬥經典作,還是在德意志統一階段。當時統一的領頭羊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俾斯麥所屬的普魯士,以歐陸第一精兵崛起成新貴;另一個是同樣講德語的資深世家: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早就是歐洲帝國級的領導者,派出的外交官慣性趾高氣揚,所有德語國家見了都不自覺的矮人一截(語言是德國統一的基礎標準)。俾斯麥心知,大家對奧地利的畏縮絕對不利於普魯士出線,他必須另闢蹊徑,以求氣勢上打破僵局。

於是在枯燥的國際會議上,俾斯麥帶給全體外交人員幾場火爆的大戲。當時奧地利官員一進場,所有國家代表都要起立致意;每當奧地利問話,答者也需起身恭敬回應;奧國大使總是叼著雪茄與會,旁人卻連菸都不能抽,此特權乃德意志外交場上不成文的規定,以表對哈布斯堡帝國的尊重。

俾斯麥當然不想吃這套封建的排頭,還看準了一大良機:一連幾次開會,他都故作輕鬆地拉把椅子到奧使對面一屁股坐下,然後連珠炮地開啟談話,不讓對方有抗議的機會。而衝突的頂點,是一次會中他突然從胸口掏出一根雪茄,靠近現場唯一在吞雲吐霧的奧使,然後江湖味十足地說:「借個火吧!」

由於此情此景前所未見,大使腦子一時轉不過來,竟真的給俾斯麥遞了火柴,引發全場熱議,等奧使清醒,登時大怒,還叫囂著要找俾斯麥決鬥。殊不知俾斯麥大學時是決鬥狂,創下一年單挑別人二十五次且幾乎全勝的紀錄,於是他更加兇狠地回嘴:不必擇日,我們現在就到庭院去打。

如此悍勇,奧使慌得大亂,牢不可破的帝國傲氣從此一去不復返:決鬥是不可能的,奧使更害怕大大丟人,被自家皇帝修理。當雙方冷靜下來重啟談判,其他德語國家已對普魯士滿懷敬意,如果說有誰能撇開奧地利另立山頭,那麼他們相信,肯定就是普魯士了!

俾斯麥靠著種種劍走偏鋒的奇葩手腕,成了德國最名垂青史的政治家。當代人常罵他粗鄙,但我們後人讀歷史時,卻常讚嘆他洞見之準、行事之細、膽氣之足。也在俾斯麥「大智若狂」的幫助下,他效忠的普魯士國王成功登上德國皇帝的寶座,他自己也留給歷史最獨一無二的奇談。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外交 奧地利 德國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汪漢澄/虛空之樂

勒虎/路過人間

黃一峯/能鳥多勞

羅蕙蕙/【網路徵文優勝作】誰來晚餐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