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連續幾晚口吐白沫的病人

看診看到精神有點渙散時,突然驚訝地看見一位領藥時間還沒到,卻提早回診的病人。

「這幾個晚上他都口吐白沫。」病人的太太代述。

我儘量裝出鎮定的樣子,腦中小宇宙卻已經開始亂轉:口吐白沫?一次就很嚴重了,還連續幾天?是癲癇?昏迷?但病人現在看來一切如常,那會是什麼診斷呢?我已經頗為疲累,想快速掌握情況,便打斷病人的講述,開始連珠砲式發問。

「粉紅泡沫嗎?」「白色的。」應該不是肺水腫。

「有抽搐嗎?」「沒有。」開始往癲癇想。

「有一手一腳無力嗎?」「沒有。」再試著排除中風。

「臉歪嘴斜?」「沒有。」這是另一種中風的徵兆。

「無法說話?」「沒有。」還是在中風打轉。

「有感染發燒嗎?」「沒有。」感染或腦炎也不像。

「有服用什麼特殊的藥物或補品嗎?」「沒有。」

看著神色輕鬆、活動如常的病人,我抓抓頭,不得要領,沒有答案,莫非是心臟停止跳動引發腦部缺血?不會吧,我們一切都控制得那麼穩定,而且連續幾天到晚上就發生,不合理啊。我決定按部就班,放慢腳步。

「什麼時候發生的呢?」「晚上睡覺時。」太太代為回答,病人沒有出聲。「我睡到一半聽到旁邊有聲音,睜眼一看,發現他口吐白沫,就趕快把他搖醒。」

「他在睡覺?」「是啊。」

「搖了有立刻醒來嗎?」「是的。」

我轉向先生,「你那時是什麼感覺呢?」「就很正常在睡覺,被搖醒就把面罩拿下來……」

「等一下,你睡眠呼吸中止症戴呼吸器睡覺?」「是啊。」

我想像那個場景,又想到最近幾天特別冷的氣溫。

「面罩拿下來就好了嗎?」「是的。」

我想我已經有了答案,但還需要多一點資訊。

「你的呼吸器有加水嗎?」「有啊,有潮濕瓶。」

我又轉向病人的太太,「妳看到的是水氣?還是白沫?」她猶豫了起來。

應該就是了。

「我想應該是呼吸器的水珠,不是口吐白沫啦。」他們一臉疑惑,我進一步說明,「潮濕瓶有加熱功能,有時冬天遇到冷空氣就會產生水珠,會累積在蛇形管跟面罩裡。」

「是喔?」

我看著病人夫妻半信半疑的神情,只好搬出自己的經驗。「我晚上也用呼吸器睡覺。天冷時,如果機器的溫度設定比較高,有時半夜會有管子積水呼嚕呼嚕的聲音,聲音滿大的,還會被它吵醒,有時甚至鼻子上都是水珠,只有起來把管子裡的水甩掉,才能再用。」病人夫妻微笑聽著,一副同病相憐病友會的味道。

「我太太還幫我在床邊鋪毛巾,讓我可以把水甩在上面。」我做出抓著蛇形管排水的動作,他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我表演。

「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症狀,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可能性,但可以注意一下管路是不是有積水。如果有,而且排水後狀況消失,那麼八九不離十是這個問題,就不需要進一步檢查。」

看著病人夫妻滿意地離開,我想問題不大,應該只是他們用錯了形容詞,但不知怎地,我腦中卻出現了真正口吐白沫的場景,想到了肺水腫,想到了癲癇,還想到了螃蟹……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玉米鍋小姐/小鎮急診室與動物朋友們

謙實/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淑華/123,223,一起跳舞吧

艾莉貓/【網路徵文優勝作】下班路上的意外療癒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