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女孩Kit(方妙)/山裡物:從頭開始

山上和山下一樣,也有穿搭的時尚潮流。民國六○年救國團時代,硬挺的長袖襯衫內紮,合身的棉質牛仔褲,繫一條咖啡色的皮帶,背上動輒三十公斤的軍用大背包,就是一種潮。

等到九○年代,中視每周日中午的長青節目《MIT台灣誌》,節目中的麥導與協作大哥們,都會在頭上或是脖子穿戴一條色彩繽紛的頭巾(又叫脖圍),縱走橫斷台灣各大山脈。那時每間登山用品裝備店,中央最醒目的地方都要放著一兩座頭巾旋轉台,講究一點的,還會以頭巾顏色深淺來擺設。

頭巾大多是無接縫筒狀織法,避免極限運動長時間的摩擦刮傷皮膚,應用範圍無遠弗屆。不論是騎單車、打網球、跑步、攀岩,只要是會出汗會長時間曝曬的,全部人頭一條,爬山尤其。爬坡流汗,額頭綁上;烈日曝曬,脖子圍上;不能洗頭,整頭套上,別忘記顏色要與上半身色系相仿,最能達到視覺上穿搭的一致性。

我鮮少買頭巾,卻有不少收藏,顏色大多為紫色、蔚藍色、粉紅色。因為色系甜美或粉嫩,對於整頭圍起有點害羞,大多會繞兩圈在手腕上方便擦汗,若下雪時則套在脖子上拉至眼下,整個鼻口都在這薄薄的布料之後呼吸。不知道為什麼,有它就覺得特別溫暖。

有一次去南湖大山,回程下到松風嶺時大休,要擦汗時突然找不到那條隨身攜帶的頭巾,急得馬上跟同伴說要趕回南湖山屋。

「妳瘋了!上到圈谷還要一天一夜,山屋爆滿,搞不好早就被人扔掉了!」

「但那是媽媽留給我的啊。」

媽媽愛美,化療前一頭烏黑的捲髮蓬鬆,美麗的大捲微微垂在肩頭。第一次療程結束後,她坐在化妝台前,手裡的梳子滿是落下的頭髮,沉默地站起身,穿上外套就出門。一打開家門,理了個小平頭,神采奕奕地從百貨公司回來的她,從紙袋裡掏出各種顏色的頭巾說,「妹妹,你看這些好漂亮,媽媽買了很多顏色!」

媽媽走之後,理所當然地繼承了這些遺物。丁香紫、妃紅、寶藍、翠綠的頭巾,都極適合媽媽蒼白纖細的五官,但在我黝黑的皮膚上卻顯得土氣村俗,不過每一次上山,我還是會帶著,放進最貼身的收納袋裡。

這些從頭開始選擇的物品,有的時候或許跟著潮流,有時候則需要跟著內心。因為我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我們,是由每一次的選擇所構成。這些物品,可能會在某一個時刻代表我們,或是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而某些選擇,卻幾乎是無法解釋的、沒有道理的。

對於那些自己無從解釋、沒有道理卻依戀異常的物品,也許就是所謂的真愛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玉米鍋小姐/小鎮急診室與動物朋友們

謙實/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淑華/123,223,一起跳舞吧

艾莉貓/【網路徵文優勝作】下班路上的意外療癒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