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跨出更好的一步
除了被動接受創作者們的投稿,編輯會怎樣「找」稿子呢?一般印象,各大文學獎得主發表、各類補助案公布的時刻,近年更有些公部門舉辦的作品媒合會,都是編輯特地動起來的時刻。然而實際上,同業們的搜尋天線一整年都在持續運作,只是通常並不張揚。
閱讀各種書籍報刊雜誌之必要。逛各種粉專之必要。請熟識作者與前輩推薦之必要。與心儀作者維持聯繫(並拿捏適當距離與頻率)之必要。
多看。不只看書寫基本功、作品質地、關注面向、進行中的計畫,或主題邀稿的接招能耐。更是觀察作者的個性、感性,以及最關鍵的續航力與熱情──創作或關注,在生活占了多大比例,願意投入到什麼程度?
也是多結善緣:比如說同樣以閱讀作為日常功課的作者或前輩,就很可能接觸過一些你還不知道的潛力新作。
前幾年做雜誌的時期,因為沒有直接競爭關係,我也會請做書的編輯朋友們推薦作者,包括一些不一定由他們經手,純粹出於讀者期待的人選。經過推薦,邀稿成功率常提升不少。我後來回想,除了增加受邀者的安心因素,更可能是心裡多了些被支持的底氣,也希望回應推薦者的善意,都推進了邀稿的積極度。
那段時間,有個我們歷任主編們不約而同的默契:每期新刊,至少要向五位以上(約占每期作者總數八到十分之一)還不認識的作者邀稿,就算未必成功,也算打過招呼,知道多些對方近況或在意什麼,一回生二回熟,日後合作機會就增加了。
這不由讓人回想到剛入行時,社群網路尚未普及,多半先電話邀約,確認撰稿意願,才取得對方的email信箱位址,寄出正式邀稿信。菜鳥的我打電話前還必須深呼吸幾大口氣,把要詢問的內容先寫在紙上,才能把話講得(勉強)達意。那種刺激感不知道什麼時候不再出現了。
雖然說編輯們的「找」,或是邀稿,多半有主題或大概方向、需求,並非亂槍打鳥,還是會儘可能實際接觸,碰面、電話討論,或至少幾次信件往返,確定能有共識,才繼續走下去。
另外還有些時候,稿子與作者並不是在預期的範圍或路徑上,等待編輯尋找、發現;更有挑戰的,是「開發」──可能連作者都還沒意識到自己會成為書寫者,或想法、經驗足夠延展成一篇或系列文章,進而出書,只缺臨門一二腳。這樣的機遇,有時是在編輯做各種功課、研讀的延長線上,有時則連編輯自己也沒預料到,故事是在接觸作者後才展開。
其實對作者或編者來說,每一次相遇,不論結果如何,是舊識是新知,都是個值得銘記的開始──而編者的工作,正是那樣一個每天都有許多開始,甚至從頭來過的狀態,而每件事也都在為後來的成果與回憶提供養分,累積經驗值。找稿子,目的並不一定僅僅是在後來拿到稿子那麼簡單而功利。
共同見證、迎來好作品,當然是最棒的。但我想編輯還期待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參與、見證作者與作品乃至於讀者,以及自己,能比遇見彼此之前變得更好、感覺更好。那個期待,畢竟是由跨出(就算尷尬或笨拙的)那尋常一步開始:有榮幸跟您邀一篇(或一本書)稿?或是:您願意聊一下?
至於另一個取得稿件的主要來源──作者主動投稿,以及後續的留用或退稿,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