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昇輝/阿公

阿公。圖/圖倪
阿公。圖/圖倪

我的阿公在我父母結婚前就去世了,所以我從沒見過他。家父告訴我,阿公晚年沉迷宗教,甚至在家中開道場,還寫了一本大家都不了解的經書,這就是我之前對他最深刻,也是唯一的印象。

多年前,保安宮重新刊印了保生大帝的《大道真經》供人索閱,家父經常去拿,然後分送親友,我這才知道這本保生大帝的傳記,是由我阿公和另外四位當時的仕紳合著的。後來家父還要我開車帶他去阿公晚年常去參拜的宮廟,但只是車遊,沒有入內。

家父也給了我一本《大道真經》,可我不只沒看,還隨意擱置。近日整理書房時,才在抽屜堆積的雜物下面找到了這本書。我把有阿公名字的那一頁拍了下來,貼在臉書上,並特別指名要給我的好朋友陳耀昌醫師看,因為我記得他好像有一個關於保生大帝的寫作計畫。陳醫師立刻留言,說他在那頁看到了「降鸞」兩字,非常著迷。我因而注意到那頁描述阿公身分時,用了「鸞生」一詞。我趕快google,赫然發現阿公原來是一個具備「特異功能」的人,剎那間完全翻轉了我對他「沉迷宗教」的成見。原來我阿公能用「扶鸞」的方式,接收保生大帝的旨意。

隔天,我再度開車去那兩間阿公晚年常參拜的宮廟,一是「覺修宮」,一是「台疆樂善壇」,一查方知兩者都是台灣重要的「鸞堂」,主祀神明都是「恩主」。這時,一位知識非常淵博的好朋友,人稱「財貴兄」,用臉書私訊我,表達了他也對「鸞堂」、「鸞生」、「扶鸞」有高度的興趣,還邀我一起去鸞堂的發源地宜蘭和頭城,參拜幾間重要的鸞堂。此外,也包括我阿公曾住過的金瓜石當地的「勸濟堂」。

為什麼我不直接問家父就好?一來他始終避談他的父親,二來他已失智。其他跟我阿公同一世代的長輩都已往生,無人可問。

今年的6月20日,一個現年已經六十二歲的孫子,和一個毫無血緣的人,一起踏上了尋根之旅。財貴兄謝謝我,說我給了他機緣能好好研究鸞堂,而我也跟他說謝謝,因為他讓我慢慢了解阿公,希望藉此拼湊出他生前的生活樣貌。

出發前,我當然要先做一點功課,而財貴兄也在一路上與我分享許多他的研究心得,他還在我阿公那本幾乎無人能懂的經書中找到了一些線索。

台灣鸞堂的起源地是「宜蘭新民堂」。它的創辦人李望洋是清末舉人,被分發到甘肅任知州,並在當地任用了一位來自陝西的師爺,會用「飛鸞問事」--也就是說,他能用鸞筆接收神的旨意,然後協助李望洋執政,讓他擁有極佳的政績。後來李望洋告老還鄉,把這套方法帶回台灣,並在1890年成立了新民堂。

設立鸞堂,旨在承襲儒家的道統,所以其教派被稱為「儒宗神教」,以宣講、行善、興學為最主要的志業。除此之外,也包括醫療服務,例如家父曾說阿公會給人看病,只是並無執照,而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也在「三芝智成堂」為人戒鴉片,嚴重影響當時殖民台灣的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甚至被取締過。

鸞堂主要祀奉以關聖帝君為首的「三恩主」,另兩位是孚佑帝君呂洞賓和司命真君灶君,有時也會增加為「五恩主」,但不同鸞堂會有不同的組合,較常見是增加岳武穆王和豁落靈官王天君。玉帝想要用降災來懲罰人類道德淪喪,三恩主不忍人間遭劫,遂藉飛鸞代天宣化的方式來教化世人,故鸞堂內多掛有「代天宣化」的橫匾。

當天第一站即來到新民堂,廟祝特地拿出鸞筆解釋扶鸞過程。由「左鸞生」和「右鸞生」(或稱「正鸞生」和「副鸞生」)握住鸞筆兩柄,再由「唱鸞生」念出鸞筆在沙上所寫出的字,並由「錄鸞生」恭錄在紙上。《大道真經》是由五位鸞生共同完成,但不知阿公擔任哪個角色?以他排名首位來看,或許是左鸞生。廟祝讓我握住鸞筆右柄,剎那間自己幻化成了阿公的身影。據廟祝說,如今扶鸞幾近失傳,只剩下覺修宮還有人有此能力。

不過,新民堂所祀神明並非之後常見的五恩主,而是另拜周朝時代的李恩主及他的四個部將。其靈跡著於隴西,亦即甘肅西邊,又與李望洋任官處有關。據廟祝說,中國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之後已無鸞堂,更顯出台灣保留鸞堂文化之可貴。

第二站去「宜蘭碧霞宮」,主祀神明為岳武穆王。為什麼取了一個偏女性化的宮名?原來是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義,同時也避免讓當時殖民的日本政府將它和「尚武」聯想在一起。這種天地正氣的精神也是鸞堂的重要特色,而成了日本政府的眼中釘。

過去,鸞堂經常被日本政府鎮壓,最有名的是智成堂和西來庵。一是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在三芝智成堂幫人戒鴉片,影響日本政府收入,二是余清芳在台南西來庵起義抗日。我阿公有一樣的風骨,他在「皇民化運動」中,也帶領全家拒絕改名。

第三站是「頭城喚醒堂」。有一派說法認為喚醒堂才是鸞堂的發源地,可能是因為其創辦人為當地有錢的商人,利用商業網路與宗教結合,帶領鸞堂信仰走出宜蘭,然後傳播到全台。喚醒堂傳到淡水行忠堂,再傳到台北覺修宮,然後傳到如今最知名的鸞堂,也就是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上的「行天宮」。

就在我們要踏入喚醒堂時,我赫然發現門口立柱上有四個大字「醒世修真」,上面居然有我阿公的名字「世真」,似乎也可以用「類飛鸞」來形容那個瞬間了。阿公等這一刻和孫子相見,竟等了六十三年。

在喚醒堂兩側的門口,右書「禮門」、左書「義路」。鸞堂當年就是當地的教育中心,所以有些鸞堂會仿效孔廟,設有「禮門」、「義路」,取孟子「夫義,路也;禮,門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來期勉學生。

第四站是「金瓜石勸濟堂」。YouTube上有一個關於該堂的影片,提到堂內有位鄭金木先生已高齡九十九歲,或許他年輕時曾和住在金瓜石的阿公有往來,可以給我第一手的觀察。

到達勸濟堂時,鄭老先生去瑞芳打第四劑疫苗,想說真不湊巧,不知要等多久,沒想到他卻即刻現身了,難道是阿公在冥冥之中幫助我們嗎?鄭老先生除了有些耳背,其他智力、眼力、體力都非常好,可惜給他看了我阿公的名字、照片,還有寫的書,他都完全沒有印象。

不過,財貴兄從我阿公寫的詩中也發現,他和勸濟堂的創辦人黃仁祥交情深厚,所以請鄭老先生再努力想想看,無奈最後仍無法如願。如果連他都不認識我阿公,現世大概找不到其他人了。

鄭老先生看我們冒酷暑而來,特地請我們喝勸濟堂最有名的百草茶。當年附近礦工沒錢看病,就會來服用勸濟堂煉的百草丹,也確實有很多靈驗的神蹟在當地流傳。勸濟堂至今還維持每年端午採草藥煉丹的傳統,當天擲筊決定由哪位恩主帶隊,然後在神轎停下的地方採草,再依古法煉製。我阿公或許也喝過吧?

臨走之前,我用阿公的名字捐了香油錢,也算是做孫子的一點點心意。這趟尋親之旅看來在此必須畫下句點,結果有些遺憾,但整個過程卻沒有遺憾,足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簡麗賢/蝸牛紀事

陳祖安/鯉魚女和神之子

蝸星人/懂得吃蝸牛的饕客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