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短篇】鍾玲/欣賞六祖的無盡藏

唐太宗貞觀年間大庾嶺之南,韶關城城南之馬壩鎮旁,有一個曹候村,村裡往著馬壩鎮的首富劉蘊空。大富人怎麼會取「蘊空」那麼富意味的名字?「蘊空」是他給自己取的號,因為他篤信佛教。劉蘊空的小妹靈靈在貞觀元年(西元625年)出生,那年他二十多歲,剛剛接管巨大的家業。劉蘊空具經營長才,不久韶關城、馬壩鎮上的米糧店,香鋪、佛具鋪,全成為他們家的產業。

馬壩鎮東南五公里的山裡頭有座寶林寺,今日叫南華禪寺。劉蘊空是該寺的大施主。靈靈從小跟著大哥蘊空去上香,去聽經。靈靈二十歲出家,二十五歲受戒,法號無盡藏,她個子高而挺拔,臉卻圓滿祥和。劉蘊空也高興自己的小妹出家修行,特地為她捐了一座山澗庵,為隸屬寶林寺的支院,建在寶林寺山門外半公里處。無盡藏成為山澗庵的住持,俗家的兩個婢女,跟著住庵裡作雜務。

西元670年,無盡藏主持山澗庵二十年了,庵中已有十位比丘尼,都是她的弟子。庵裡的客堂是寶林寺常來論經的地方。無盡藏有個姪兒,即劉蘊空排行第三的兒子,叫劉至略,也用心學習佛法,常來聽法師們討論。有一天無盡藏正跟寶林寺的教授師志恒盤坐在客堂,討論《涅槃經》。她姪子劉至略帶著一位朋友進來,他又矮又瘦又黑,年齡跟至略相仿,三十歲左右。

至略說:「藏住持,這位是我的義弟盧惠能,請繼續談,我們兩人剛好可以聽講。」

無盡藏問志恆法師:「《涅槃經》卷二的這一段,佛陀將入滅時,弟子純陀說,佛陀要憐憫我、要憐憫眾生,請不要離開我們,不要進入涅槃。佛陀答說:『我以憐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欲入於涅槃。何以故?諸佛法爾,有為亦然。是故諸佛。而說偈言:有為之法,其性無常,生已不住,寂滅為樂。』佛陀為何說,正因為憐憫眾生而進入涅槃呢?」

那時無盡藏住持坐在主位,志恆坐客位,劉至略和盧惠能陪末座。志恆教授師和至略都在皺著眉頭思索:諸種佛法與入涅槃有什麼關係?惠能朗聲說:「佛陀說,各種法生了,也會滅,人的身體也會生會滅。佛陀因憐憫眾生,所以用自己身體進入涅槃,作為『滅』的示範。」

無盡藏訝異地瞪著惠能;志恒教授師欣賞地望著他,深深點了一下頭;劉至略見怪不怪地微笑。

無盡藏把《涅槃經》經書遞給惠能,請他講解,惠能忙擺雙手,說他不識字。她說:「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解釋佛經的意義?」

惠能說:「有關佛性的道理,不是識字就能理解。不識字又有什麼關係?」

無盡藏一愣,然後心悅誠服地對他微笑。從此她逢人讚美盧惠能居士的修行境界。

志恒法師愉悅地點頭:「你真是天機自悟,歡迎來我們寶林寺談經論道。」

志恒得知惠能沒有在佛寺住過,邀請他來寶林寺體驗叢林生活。惠能在寶林寺住了兩年多,天天跟法師談論佛法,過得很愜意。

這兩年每隔一天他都到山澗庵外的柴房替無盡藏她們幹粗活,劈柴、由山澗挑水到庵裡。庵裡的無盡藏住持、比丘尼、婢女,簡直把他當家人了,常做素糕點給他吃,替他編草鞋。無盡藏跟惠能討論佛經的時候,她們圍坐支頤聆聽。

有一天寶林寺的方丈如明上人叫志恒帶惠能來方丈寮,六十多歲的方丈望進惠能清澈的雙眼說:「你的根基深厚,跟我出家修行吧。」

惠能答:「我想去長江以北的東山禪寺,跟弘忍大師學法,如果得法,一定會回寶林寺來。」惠能想,他跟寶林寺緣深,它是第一間肯定他的寺院。

盧惠能辭別寶林寺眾僧和山澗庵眾尼,北上東山禪寺。不料十個月以後以逃亡者的身分回來。他翻越大庾嶺逃到山澗庵的時候,已經深夜,自己開了柴房門,像到家一樣放鬆,和衣倒在泥地上就睡。破曉時分,一位婢女來取木柴時,發現了他,趕忙找無盡藏來。惠能站起身來,對無盡藏開心地笑,神情安然。她焦急地問:「你怎麼在這裡?」

惠能說:「弘忍師父把法脈傳給我,叫我藏到東山禪寺僧人找不到的地方,他們會來奪法衣。」

無盡藏點頭說:「弘忍大師是個認識寶貝的人。」

無盡藏立刻通知姪兒劉至略和志恒法師過來。他們二人都為正法過嶺南而高興,他們說,如果發現東山禪寺的追兵,會立即給躲在柴房的惠能報信。才過四天志恒派一位僧人傳信說,二十多個東山禪寺的僧人,兇巴巴地到寶林寺要人,他們知道惠能以前住過寺裡。無盡藏替他準備衣物和乾糧,目送他消失在森林裡。

三年後惠能在廣州城法性寺現身、正式出家、宏法,禪宗六祖的聲名傳開來。再過一年,西元677年,他應寶林寺方丈如明之邀,來寺長駐。由廣州送他上山的僧尼居士近千人,無盡藏的山澗庵幫忙安置一百多位女客。惠能在寶林寺開闢花果院。

惠能入駐寶林寺兩個月,一天無盡藏在山澗庵客堂研讀《涅槃經》,惠能法師忽然一個人走進來,她知道時機到了,五、六十歲的她,向年方四十的惠能跪下行大禮,她說:「弟子拜見師父。」

惠能問:「見佛性沒有?」

無盡藏答:「快要滅盡各種有為法了。」

惠能大聲說,嗡嗡震耳:「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

她心中糾結的經線緯線全部消散,無盡藏獲得第一層開悟。

無盡藏變成惠能大師的右手,凡有女眾拜大師出家,都由無盡藏代刀剃度,都入住山澗庵為比丘尼。到她七十五歲圓寂的時侯,山澗庵尼眾達兩百多人。

(參考〈曹溪大師別傳〉)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法師 佛教 極短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章楷治/靠近一首詩

白樵/高速運轉的例外狀態

聯副/路寒袖主講〈我們的文學夢〉

聯副/2024 第1屆台積電旭日書獎徵獎 今日截止!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