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台灣:離島──馬祖篇之2】謝昭華/國境封閉與虛構的旅程

南竿鐵板暑日。(圖/謝昭華提供)
南竿鐵板暑日。(圖/謝昭華提供)

世紀大疫。疫病彷彿島嶼三月濃霧,鋪天蓋地封住島上的人與貓、紅瓦石屋、嶙峋花崗岩、被潮水濺濕的礁石與環繞著島嶼的海。

2020年初,所有農曆新年假期的旅程皆已規畫妥當,等待出發。一個月前已安排與家人赴日本旅遊,也訂好食宿機票。從小島出發,提前一至兩天先搭機飛到台北,準備行囊再出發前往

農曆新年前夕,我們收到防疫訊息,大陸湖北省有不明原因肺炎傳出。當時心裡惴惴不安,深恐是2003年曾肆虐台港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再起。後續傳來的訊息則越趨不樂觀,在疫情變幻莫測的情況下,思索再三,我只能放棄外出旅遊,改為宅家過年,家人則按原定行程而行。無法預期的是此次行程變更竟然成為後續兩年全球大疫與國境封鎖的開端。

防疫在每一座島嶼每一角落。(圖/謝昭華提供)

F在小年夜下班前心煩問說,明天就是除夕夜了,接下來放春節年假,我們要開設一級防疫警戒嗎?如果開設,所有同仁都無法放年節春假了。再次商討利弊,結論還是開設吧。然後就開始了此去漫漫長夜的防疫旅程。

家人如期自關西空港搭乘電車抵達京都,傳來以彩繪了Hello Kitty車廂電車為背景的照片。去年遊京都時住在交通要站京都驛旁的小飯店,貪其交通便利,於市內搭地鐵時出入不用耗費時間。市中心地價昂貴,房內僅配置床鋪衛浴,便無迴身之地,侷促境況超乎預期。去年有了先前經驗與稍熟悉的市區方向感,就預訂了京都御所旁較為寬敞的家庭民宿,離地鐵站亦不遠。照片裡的房間簡潔舒適,木製室裝發散舊日風情。京都街巷有許多百年老店,老闆都是精通各類獨門手藝的匠人,是名副其實工匠之都。

疫情急轉直下,湖北武漢封城,在媒體渲染下彷彿末日降臨,兩岸小三通關口在民意壓力下旋即關閉。邊境海關無論規模大小都分別設有海關、證照、檢疫、安全等關務系統,有其標準配置與作業流程。有時港務大廳可見一些歐美外籍居留者也在邊境加簽,藉由小三通一日往返,蓋好印戳作為出入境證明,便可繼續返回大陸或在地居留。兩年前曾陪同數十位長者赴福建沿岸鄉鎮參訪,當客船從北竿白沙港啟航緩緩駛向對岸黃岐半島時,數百艘紅旗飄揚的漁船停泊港邊,龐然逶迤的景象使人想起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希臘三部曲之首《悲傷草原》電影場景,令人震懾。近百年來,我們日常生活的這一片亞洲大陸藍色海原亦上映著如諸島子民一般聚散離合的故事。安氏是我傾心的藝術家,他的電影作品中隱約的國族寓意感人至深,即使久為理性思考所冰凍的心也為之顫動溶解。

東引南澳夕暮。(圖/謝昭華提供)

身在島嶼的我們正規畫赴各小島設立醫療備援院所與大量病患收治據點,並與與野戰醫院醫護同仁商討就醫與收治動線。我們去東引時搭乘台馬客輪,一艘陪伴在地居民與遊客近三十年的日本製輪船。疫情期間乘客稀少,幾乎成為我們的專船。為了防疫,我們預訂了單人客房,避免交互感染的疑慮。但船上是中央空調,即使是獨立客房,我們也不敢取下。從客艙窗戶往外望,冬日浪濤洶湧直撲艙房而來。航行經過狹長的亮島,旅程已達一半,它與高登島同為少數僅有軍隊駐紮而無居民的島嶼,民眾鮮有機會登島一訪。彈丸之地的亮島就連設置港口的腹地皆無,只能靠小船接駁登岸,而近年發現的人類墓葬遺跡,已使它成為考古學者新寵。

抵達東引時衛生所同仁已經開車在碼頭等候,載我們沿著蜿蜒山路至島嶼頂端的聚落平原。馬祖各鄉島嶼於一九四九年前分屬羅源、連江、長樂三縣治,往來航程遙遠,各鄉幾乎各自為政,鄉長常扮演著在地父母官的角色。加以地小人稀,很難不事必躬親。身為一個公費培育的醫療人員,東引也是我多年前第一個遠地出差為居民辦理健康檢查的島嶼。因此每次登島,即使只帶了一盒傳統窯烤繼光餅伴手,也要對於島上照顧居民健康的醫學院學弟妹表達寸心。

自東引南返後,我們旋即轉往北竿,因與一衣帶水可當日往返。昔日就讀高中時因住校之故,夜間晚自習與防空洞內躲單日砲擊是生活日常,也結識了不少跨海就讀的頑皮同學。高中一年級寒假,我們幾個小平頭乘年節假期赴北竿塘岐遊玩。列島丘陵起伏山路崎嶇,僅有北竿塘岐地勢平坦可騎乘自行車,我們首次騎乘也深覺有趣。升高二的暑假,與幾位同學赴台北補習課業,因人地生疏,晚上則暫住板橋同學阿德家裡,受到他家人親切照顧。北竿此行我們與衛生所及野戰醫院同仁商討疫情因應之道後即返。

曬被天,西莒青帆。(圖/謝昭華提供)

再往南方便是更小的東西莒兩島了。疫情初起醫用口罩緊缺之時,由於居民較少,東西莒島衛生所是少數供給仍有餘裕的醫療單位。不少遊客聞風而來小島用健保卡排隊搶購稀珍之口罩,成了其時特殊風景。在大坪步行途中覺得口渴,Y帶著F、B與我到國利豆腐店小坐,在開放式店面裡吃一碗微溫豆花解饞。Y每次來東莒出差便顯現在地人的熱情與熟諗,輕車熟路地帶著我們穿街過巷,彷彿以往家住東莒大浦的小女孩再現。西莒青帆的山海一家舊址是昔日二戰後東印度公司派駐人員在小島上的駐所,居民海盜倭寇與後來的駐軍與各國情報人員在島嶼周邊出沒登島。人們來來去去,各在歷史冊頁留下或輕或重的足跡。福建沿海最大的島嶼平潭島與東西莒島隔海相望,海峽兩岸的歷史糾葛也千絲萬縷,這些都印證在我們護照的出生地福建省上。幾年前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讀公共衛生時,學校註冊處老師問我不是從台灣來嗎,為何護照上的出生地卻是中國福建?在那當下,要如何向一位年輕的美國女孩說明數百年來亞洲大陸移民與台灣的漫長故事?結果也只是點頭致意報以微笑而已。疫情初起,有年輕人自國外輾轉回島嶼避疫,卻被居民指責帶病回鄉。因自然環境使然,每回嚴重疫情爆發,各島居民便興起封島之議,此為人情之常。對未知疫病的恐慌使人們更加謹小慎微,反射性地對可能染疫者獵巫冀求自保。

女兒來訊了,說一月底京都時令大寒,她們今天午餐在小店裡吃了道地的什錦蛋麵與豆皮烏冬暖身。還說逛街想買伴手禮時發現藥妝店裡的口罩已被遊客搶購一空,令人不安。我們每次旅行必造訪當地公園,京都最美麗的風景就是穿過市區的鴨川與其沿岸的帶狀綠地。小學以前女兒每晚睡前會來道晚安祝好夢,若我出差遠行,便會致電問安,童言童語讓人暖心。子女總在你尚未意識到時,已經拔高長成另一株枝葉繁茂的苦楝樹。

我們回到南竿時正值防衛指揮部夜間舉行火砲射擊,並公告周知。曾幾何時,旅行社規畫的行程表上也以此作為景點之一以招攬遊客,這些殺人武器的展示遂成為嘉年華式的慶典,遊客紛紛於砲台上比著勝利的手勢合影留念。昔日島嶼全民皆兵的日子仍隱藏斑駁記憶,居民因砲擊死傷時有所聞。我想起不久前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爭時,許多伊朗居民前往三國邊境高原觀看戰事。夜間砲聲隆隆火光四射的景象成了旁觀者的談資,交戰雙方無數民眾流離傷亡的戰爭彷彿成了重複開機關機的線上遊戲,令人唏噓。世上文明國家,只要是以過往戰事為景點者,其主題一定都是反戰與反思,避免生靈塗炭的野蠻殺戮再次發生。

兩年來,F仍一天二十四小時在島嶼待命以應變突發的疫情狀況。雖然人們日常生活復原期程似仍漫漫長路,但隨著疫苗接種開展與治療藥物研發,疫情似乎已經漸露曙光。這兩年來所見所思顛覆了人們的人生願景,難以想像生死交關的危機竟然如此迫在眉睫,日復一日永無盡頭。世紀大疫,從亞洲到歐美以至世界每一角落,許多古典優雅的美麗國度幾成人間煉獄。人們需要無畏勇氣與智慧抵抗肉眼不可見的病毒,再從許許多多親人逝去的傷痛中堅強存活。一直以為十四世紀的黑死病與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只是塵封史冊的一頁,毫無預期它會發生在我們生活裡,成為每天都要面對的功課,它也必將在這一代人們生命旅程留下令人難以忘懷的烙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疫情 衛生所 京都 口罩 護照 東莒 南竿 松山機場 愛琴海 原住民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林谷芳/民間——文化的實然(上)

林育靖/詩情‧畫意

聯副/文學魔法大教室——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探照燈

猜你喜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