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感謝每一位護理師,讓我們一起打造友善的臨床環境

護理學生透過臨床實習,將實際學理應用於臨床,經過這段過程方能從護理學生歷練成為護理師。圖/那緹提供
護理學生透過臨床實習,將實際學理應用於臨床,經過這段過程方能從護理學生歷練成為護理師。圖/那緹提供

五月十二日,是護理始祖南丁格爾的生日,亦為國際節。

南丁格爾說:『身為護理師必須要有同理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她認為人是最寶貴的,而能夠照顧人並使之康復,是一件神聖的工作。因為這群默默於無怨無悔付出的護理師,讓病人能好好休養,家屬得以喘息並獲取心理安慰。

這些年病房不時有護理學生來實習,護理工作除了課室學理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實際照護病人,從中學習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

那天,我從一位學弟身上,看到身為南丁格爾特有的精神與光亮。內心除了感動之外,更看到傳承的希望。

病人熙夏因為說話變慢及肢體無力到急診求治,經過一連串的檢查過後,確認為子宮內膜癌合併雙下肢血栓。血栓也造成腦部栓塞進而影響語言區,導致她說話含糊不清。

照顧熙夏已有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大致上可以猜測她想要表達的意思。如身體癢、睡不著之類的。某天夜裡她因為突然感覺身體燥熱,向護理師表達不適,但是護理師與值班醫師都無法聽清她的語意,也猜不出究竟是哪裡不舒服。直到早上,她哭著對我訴說委屈。

「專科護理師,我是不是很沒用?大家都聽不懂我的話。」熙夏哭喪著臉,我能感受到她的無助與失落。

「熙夏,其實妳已經進步很多了。幾個月前妳只能講單字,但現在妳已經可以說出一句話,妳真的很棒。」我握著她的手鼓勵著。

熙夏感受到我的鼓勵,心情平復許多。

而這一批實習學生,剛好碰上熙夏入院接受手術。

當時護理安排學弟去照顧熙夏,從術後的傷口照顧,維持身體清潔等等,學弟做得十分到位。

後來熙夏告訴我,其實剛開始有點抗拒讓學弟照顧。因為男女有別,加上擔憂講話不清無法順利和學弟溝通。但在護理老師與護理師的鼓勵下,熙夏決定讓學弟試試看。她沒有料到,學弟不但很有耐心地聽她說話,在照護過程中展現出專業與溫暖,讓她感受到體貼與安心。

那日我去幫熙夏移除引流管,過程中學弟在旁陪伴並不時注意著她的反應。除了言語上的鼓勵外,學弟緊握著熙夏的手,那份溫柔不亞於女性護理師。

從學弟身上,我深刻感受到護理師這份工作不再存在著性別界線。以往聽到護理師一職,人們總是直覺認為這是一份專屬於女性的工作,如今時代演變,女性可以擔任警察或消防員。而男護理師一樣能讓病人安心,提供相同的溫暖照護。

護理老師為護理學生戴上護士帽,代表正式進入護理領域,是位準護理師。(圖/劉曉雲提供

國內各大護理學校會選在五月十二日前後,為學生進行加冠與傳光典禮。

加冠授帽儀式是護理學校為即將正式成為護理人員的護理學生舉行的儀式,用意在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意識及使命感,代表學生經由授帽後正式進入護理專業領域。

而傳光儀式是指由師長點燃護校生手中之蠟燭,象徵著責任與的傳承,寓意護理專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神聖使命。所以護理學生透過授帽與傳光儀式,代表關於護理責任與愛心的傳承。

師長為護理學生點燃蠟燭,藉此傳達護理的責任與愛心的傳授,亦有傳承之意。圖/劉曉雲提供

近日各大因為護理師招募困難而關縮病房,希望能透過醫療降載,減輕依舊堅守於岡位護理師的工作壓力。

而到底為了什麼,護理師掛冠求去,不願意留在臨床繼續燃燒發光呢?

除去工作繁瑣,病人疾病複雜且處置雜亂且眾多之外,觀察許多臨床上的現象,再再體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護理師的工作並未包含許多繁雜的基本照顧,包含餵食、更換床單、更換尿布等等。

但是我常聽到家屬說道:「這些事情我不會,讓你們專業的來就好。」或是:「人都已經住進醫院,所以那是你們的責任。」「幫我們換塊尿布這麼簡單,你不是想要偷懶吧。」

這些話語聽來刺耳且讓人難受,實際上護理專業並不是換尿布或餵病人吃飯,如果你真的不會換尿布或餵飯,或是一個人無法完成,護理師們都很願意提供協助。再者,病人住院是要治療疾病,並非全然大小事務通通丟給醫院處理。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的護理師與病人比率,依照不同等級有所區別,醫學中心的白班1:6、小夜1:9、大夜1:11;區域醫院的白班1:7、小夜1:11、大夜1:13;地區醫院的白班1:10、小夜1:13、大夜1:15。以這個比率來說,要護理師包下全部的照顧事項,根本是項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請大眾要明白且體諒,護理師提供的是護理專業照顧,並非一般性的照顧,如果你真的不會或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請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協助你一起,甚至教導如何完成更換尿布與餵食。

人與人之間多了點體諒與互助,這樣醫院裡的工作環境不再只有指責與訕笑,優質的環境吸引護理新手投入,或許便能解除現今缺乏護理師的窘境。

護理傳承不只需要護理學校的努力,創造優質工作環境也不光是醫院經營者的責任,身為被照顧的病人與家屬,亦有一份守護的責任。尊重專業,不要謾罵或訕笑,護理師給你溫暖貼心感受的當下,不要吝於反饋。讓護理師獲得病人或家屬的溫暖言語肯定,更願意堅守於艱困的環境,持續燃燒自身為你發光。如此一來醫院得以永續,你方有解除病痛的場域,不因缺乏護理師造成關縮病房而延遲治療時間。

●專欄「」,每月與你有約:,來自北臺灣,素日在醫院裡打滾,看盡人生百態,於巨塔中陪伴病患走過人生低潮憂谷重新面對嶄新人生。更多暖心互動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護理師 醫院 老師 愛心 天使巡房 那緹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遠距離是戀愛殺手?用「科技連結」與「無壓力分享」化解時空阻礙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影評:打破規則就要接受代價

《山忌:黃衣小飛俠》影評:紅衣小女孩宇宙新低點?袁澧林反成最大看點

癌末止痛不只嗎啡 多管齊下助病人減輕折磨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