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HanFun】楚楚/關於漢婚儀式與籌劃 四之一:概說與開場

「漢式婚禮」指的是傳統的漢文化婚禮儀式,有別於以清朝、民國習俗組成的「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莊重為底蘊,行禮時講究穿著形制正確的漢文化傳統服飾「漢服」,搭配合適的禮器,進行意蘊深刻的傳統儀式。
文/楚楚
我自己是漢服的重度愛好者,對婚禮的期待一直是以傳統漢婚儀式為想像模板,卻又無法完全我行我素,不顧慮長輩的看法。而因為長輩隨口一句「結婚要穿白紗」,我們腦洞大開,挑戰將東西方禮儀結合在一場婚禮當中,去除惱人的小遊戲,我們選擇把三進安排成「西式禮儀」、「謝親恩」、「漢式禮儀」的模式。
因為患有嚴重的細節控,我對於把自己的人生大事交付他人策劃略感驚恐,於是在粗具想像之後,我花了一些閒暇時間撰寫司儀稿。期間也蒐羅了大量資料,選取我所認可與期待的部分,串接成這場婚禮。包括西式禮儀的「交手禮」、「證婚儀式」等,謝親恩的「成長影片」、「感謝詞」等,漢式禮儀的「沃盥禮」、「同牢禮」、「合卺禮」等。
最耗費心力的部分是漢式禮儀,參考《周禮》、《宋史》、相關期刊論文等,甚至討教資深漢服同袍,由於文獻實在有太多未竟事宜和窒礙難行處,令我猶疑許久。但是禮俗本就會隨著人情、時代而變化,我最後決定因時制宜,只求辦個皆大歡喜的人生階段成果展。
以下針對漢式禮儀的部分,與大家分享我們在古禮的琢磨、司儀稿的安排、儀式的呈現,與實際執行時的甘苦談。
由於篇幅較長,將全文拆成四個段落,分別是:概說與開場、次要儀式、主要儀式、禮成與其他。
漢式婚禮
「漢式婚禮」指的是傳統的漢文化婚禮儀式,有別於以清朝、民國習俗組成的「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莊重為底蘊,行禮時講究穿著形制正確的漢文化傳統服飾「漢服」,搭配合適的禮器,進行意蘊深刻的傳統儀式。
漢式婚禮的流程包含「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婚前禮也就是雙方長輩約定婚姻的三書六禮,婚後禮則是包含拜見舅姑、祭告祖先、回門的成婦禮,而本文主要針對宴客時呈現的「正婚禮」加以說明。
一般來說,一場完整的正婚禮也有所謂的「起承轉合」,也就是「開場、入場、儀式、結尾」。適當的段落區隔與司儀引導,可以使主賓更快進入情境。至於語言的使用,可以不必拘泥於嚴謹的文言文,以免主賓無法迅速理解,反而增加儀式的距離感,也造成困擾。
一、開場
開場主要是向在座賓客介紹今天所要舉行的儀式、主角與雙方長輩,可以適當添加詩句以烘托氣氛。這個部分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許多前人的資訊提供參考或填空。
【司儀稿】
花堂結彩披錦繡,歡天喜地笙歌奏,今日設宴邀親友,舉觴稱賀贊佳偶。
各位佳賓,各位親朋好友,各位長輩尊親,在下有禮了。
今日喜堂之上,○府千金○○小姐嫁與○府公子○○為妻,可謂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此時良辰美景,○府○府結為親家,可謂是:門當戶對,秦晉之好。
首先恭請○、○兩府的高堂落座喜堂尊位。
藉此之機,我向在座各位引薦諸位高堂及參加此次婚禮的重要嘉賓:……
可以說,今日喜堂之上是:燕爾新婚恭迎親人聚,締結良緣誠邀貴客來。
再次代表新人及○○兩府對各位的光臨表示誠摯的感謝。
其實司儀的開場詩一出口,遠處預備出場的我們都能聽見賓客的譁笑聲,大概是覺得我們要玩什麼角色扮演的把戲,但是歡樂喜慶又不失莊重的背景音樂,與鎮定自若、口條出色的司儀完全幫我們鎮住場子,賓客很快就進入我們精心籌劃的古典氛圍裡。
二、入場
入場主要是指引執事、禮賓、新人入場就位,可以搭配磅礡大氣的背景音樂或傳統樂器烘托氣氛,以增加賓客的期待感。執事指的是儀式的主禮者,是除了司儀之外,推動儀式進行的主要人物;而禮賓則是協助執事完成儀式的協助者,例如捧禮器、置杯盤等。若要簡化儀式人員,兩者可以結合,彼此輔助操作。
而新郎新娘入場時,新郎在新娘前方,可以雙手合疊平舉於胸前,或手持笏板,或手持紅綢,紅綢另一端牽著新娘。若有預備要執行卻扇禮,新娘可以雙手捧扇遮面出場,或在左右兩側安排禮賓持扇遮面。
【司儀稿】
好!執事蒞位,禮賓候場。
一遍鑼聲,祈求吉祥永保平安;
二遍鼓響,天地造化賜福新人;
三遍鑼鼓吉時到,張燈結彩,瑞星高照,有請新郎新娘入花堂!
我們所選擇的婚服是宋代的服飾,最明顯的特徵是男生的大紅色宋朝公服,以及頭戴的展翅方幞頭,而女生則以宋代常見的百迭裙,搭配紅色大袖衫與深藍色霞帔,織品上繡著各種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如牡丹、梅花、山茶、如意、修竹等。而為了進行卻扇禮,女生手上也舉有團扇遮面,扇面紋樣則選用了象徵多子多福的石榴。
三、儀式
漢婚儀式大致可分為「次要儀式」及「主要儀式」。次要儀式有「親迎禮、交拜禮、卻扇禮、對席禮」等,主要儀式有「沃盥禮、同牢禮、合卺禮、結髮禮、贈珮禮、執手禮」等。
有些可考證於古典文獻,更多是歷代的延伸及婚慶美好意涵的想像和延續。事實上,古時結婚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並不會有宴請賓客、在眾人面前展示禮儀的情況。關於這個部分,倒不必拘泥於古禮,只要選擇自己可以接受、願意呈現的部分即可,而順序也可依自己的需求進行串接。
舉行儀式時,為了營造儀式感,可以請司儀拖長音吟誦儀式名稱。傳統儀式的司儀稿已不可考證,在此提供我自己的改良方案。除了將文獻用淺白的語言講解,讓大家迅速理解禮儀涵義之外,為了營造莊重的儀式感,我也增添許多詩句作為烘托。
我自己則是特別喜歡在每一個古禮結束後以「詩云」作為收尾,既像點題,又如註腳。(四之一)
●2021新專欄登場:楚楚,「衣冠楚楚」的「楚楚」,來自臺北的漢服生活化研究生,分享美好衣冠文化,以及漢服的一百種生活方式。每月刊出2篇,敬請期待。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