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迴歸線帶=沙漠帶?以史料帶路 一探台灣水利知識科普化三部曲

展場入口的世界地圖,標示出北回歸線經過的沙漠與臺灣的雲嘉南地區。
展場入口的世界地圖,標示出北回歸線經過的沙漠與臺灣的雲嘉南地區。

文|周宜穎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首部曲——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2020年起,因嘉南大圳開工百年的契機,集結了氣象、水利、農業灌溉、文資等8個機關、民間及研究單位,展開歷史與工程的跨領域對話和合作。2023年,適逢建庫滿50年,臺史博於8月首先推出了「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呈現團隊3年多來,歷經18次田野調查、21場工作坊、以及50場以上的研究讀書會與座談,以史料帶路,重返歷史田野探尋、與考證等一連串追水行動的研究成果。

展覽入口先以一張標示出北回歸線上沙漠區的世界地圖,引導觀眾思考:全球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多為乾旱的沙漠地帶,同樣有北回歸線經過的雲嘉南平原,為何卻成為臺灣的穀倉?同時搭配Google Earth短片,以3D呈現臺灣山高坡陡的地形,讓觀眾認識臺灣流短水急的原因,也了解到雲嘉南平原過去僅能仰賴自然降雨,因為嘉南大圳的興建而擺脫荒漠化,甚至成為臺灣的穀倉。

另一方面,為了讓觀眾對於水的認識不再只有打開水龍頭的自來水,因此在第一單元,透過空拍影片讓觀眾看到埤塘、水庫、農田旁的圳路等各種不同尺度、形態與流速的水體,甚至搭配水庫洩洪前的廣播。展覽中也放置曾文水庫與等水的樣本,以及不同水庫的淤泥樣本。透過以上各種貼近現場的展覽設計,儘管觀眾無法親眼目睹嘉南大圳,也能藉此感受現場的面貌。

現場展示曾文水庫與濁水溪的水樣本

由於河川和水庫皆與山勢地形密切相關,這次也展出許多嘉南大圳相關史料的等高線地形圖,展場在空間設計上大量運用不同層次的弧形牆面與展臺,搭配展臺底部的燈光變化,營造被群山包圍環繞以及波光粼粼的空間氛圍。展場中央的「百款水利人」展區則是這次展覽中的重點單元之一,透過高低不同的展臺模擬河川上下游的地形變化,並分別對應上下游地區不同單位的水利各司其職、卻又彼此緊密分工合作。

展場設計大量運用不同層次的弧形牆面與展臺

為了將水利知識化,除了透過圖像轉譯,策展團隊也特別設計幾項讓觀眾可實際動手操作的互動裝置:

「我是埤圳主」請觀眾將埤塘的水連接至農田,了解到在水資源有限的清代,其實無法讓所有農田都能獲得水源灌溉。「流域共構的水環境」則可以按年代分別拓印4個時期雲嘉南地區的水環境變化:從1916年各地製糖廠零星增開的水路與動力抽水機,到1919年將13個清代由私人開發的埤塘水路收歸政府管理,1930年興建濁幹線及南、北幹線,串聯了濁水溪與曾文溪,直到完成烏山頭與曾文水庫的興建等,期待讓觀眾理解今日的水環境是歷代水資源不斷整合和串連的成果。「三年一運,好歹照輪」則能依不同作物的農田分配水量,來了解「三年輪灌」制度的運作;而「非『牛』不可」則是對照現代的重機具,了解在嘉南大圳工事中的獸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可讓觀眾實際動手操作的互動裝置「我是埤圳主」

二部曲——「職人說法」跨域共展

11月的第二波「職人說法」跨域共展,直接邀請3年多來共組水議題研究團隊的8個夥伴單位,一同集結於臺史博共同展出。主題為「職人開箱」,由氣象、水利職人們親自現身說法。

為了將水利現場中的硬派知識轉成軟性敘事,邀請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師生參與策展與詮釋,共同以「水圳知識」、「環境景觀」、「物件」、「人物/ 職人」等4個主題,每個單位各自轉譯出8張水利圖像,最後共產出64張圖像,完整呈現職人們工作與現場中的各種面貌。

此外,配合「職人開箱」的主題,以及後續能將「職人說法」跨域共展之展示成果,移展回到8個單位進行第三波「職人帶路」現地共展,甚至未來能更進一步至其他地點,如各級學校進行展出與教育推廣,展示上也設計成便於自行拆裝的模組,不僅拆組方式簡單,還可依實際的展示空間與需求,組裝成不同型態的展示架,甚至多組展架互相搭配運用、組合出多樣的空間變化。拆解後也可將模組構件收納至附輪子的木箱內,便於後續移展或存放。

「職人說法」跨域共展的圖像轉譯與展示模組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1期「水,佇佗位?」。

臺史博「流域共構」展覽,即日起至2024/5/27,歡迎看展探索水利知識!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時間:2023年8月24日至2024年5月26日,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最後入場時間為16:30)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職人 科普 濁水溪 曾文水庫 嘉義 雲林 閱讀藝文 走讀 展覽資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詩人泰戈爾的原鄉!隱藏在印度加爾各答中的異國風情

90年代臺灣人熟悉的羅曼史封面!經典圖像創作者:平凡與陳淑芬

媽祖繞境湧人潮的原因?「物質」如何聯繫的儀式宇宙?

豔陽下的魚攤也可以冷酷?基隆源遠市場的日常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