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冠軍之路》棒球特展、趣味台語營暑假驚喜登場

臺史博暑假登場兩大活動:「一擊棒呀!臺史博FUN暑假」與「鬥陣來耍咱_ê_故事:歇熱台語營」。組圖/臺史博
臺史博暑假登場兩大活動:「一擊棒呀!臺史博FUN暑假」與「鬥陣來耍咱_ê_故事:歇熱台語營」。組圖/臺史博

今年暑假,國立臺灣博物館為大小朋友準備了一場結合歷史、語言、藝術與運動的暑期嘉年華——「一擊棒呀!FUN暑假」將於7月1日至8月31日舉行。從熱血沸騰的《冠軍之路:臺灣尚勇》主題展覽,到富有教育性與趣味性的台語營、戲劇導覽與多元互動體驗,讓民眾以最輕鬆的方式,探索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熱潮來襲!《冠軍之路》特展與任務遊戲全面開打

臺史博將於7月15日推出《冠軍之路:臺灣尚勇特展》,回顧2024年臺灣奪下世界棒球冠軍的榮耀時刻,傳遞「臺灣尚勇」的運動精神,透過豐富的展品與精彩的敘事重現國家隊的奮戰歷程,向運動員精神致敬。展覽同時搭配經典尋找小鴨——由臺史博人氣小鴨變身為7款造型吸睛的棒球小鴨,包括TEAM TAIWAN鴨、啦啦隊鴨等,分佈於不同展區,等你來「尋找棒球小鴨」!尋找小鴨活動自7月1日起展開,參加者完成指定任務後,即可兌換限量好禮。

「一擊棒呀!臺史博FUN暑假」系列活動將於7月1日至8月31日舉行。

免費台語營開放報名!玩遊戲學語言,親子同樂零負擔

獲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臺史博特別規劃5梯次「鬥陣來耍咱 ê :歇熱台語營」,課程內容包括遊戲體驗、展覽亮點故事分享、博物館園區自然生態探索、繪本說故事、互動戲劇等,讓孩子在看展覽、聽故事及互動體驗中自然學習台語和歷史文化。營隊活動免費,歡迎6歲以上孩童及家長共同參與。

台語營活動讓孩子在看展覽、聽故事及互動體驗中自然學習台語和歷史文化。

戲劇、音樂、工作坊 多元體驗日日有驚喜

7月起臺史博連番登場的活動包括,每週二、四的「叫賣臺灣味」文化互動體驗,重溫古、今攤販的歷史滋味;7月3日由臺北市立大安國中弦樂團帶來快閃音樂會。7月4日起臺史博最火紅的原創互動劇場《戲遊時光》登場,將由專業演員陳韋龍扮演3段不同時期的歷史小人物,帶領觀眾感受歷史洪流中不同的生命故事。緊接著7月18日有「故事時光屋」,藉由繪本《會說話的畫》,讓孩子了解畫作修復知識與過程。還有,千萬別錯過7月26日有策展與藝術體驗雙活動及1場特展親子導覽,策展活動將帶領參與者發掘臺灣的底蘊,並學習線上策展實作;藝術活動則引導孩童用繪畫說故事,創作專屬的「藏話箱」;特別為兒童親子設計的「館藏桌遊」特展導覽,帶大家從遊戲看見時代與歡笑記憶。8月23日壓軸登場的「藝術偵探寫生記」工作坊,參與者將經由觀察畫作細節,學習藝術與歷史的結合,最後還能帶回屬於自己的創作。

7月4日起臺史博最火紅的原創互動劇場《戲遊時光》登場,將由專業演員陳韋龍扮演3段不同時期的歷史小人物,帶領觀眾感受歷史洪流中不同的生命故事。
7月起每週二、四的「叫賣臺灣味」文化互動體驗,重溫古、今攤販的歷史滋味。

臺史博暑期於7月1日至8月31日使用文化幣購買門票、語音導覽或商品,並完成「尋找棒球小鴨」或「AR仙怪歷險記」指定任務,即可兌換文化幣專屬禮,館內4樓現正展出「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及「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為博物館之旅留下更多驚喜與收穫。詳細活動資訊請參閱臺史博官網(https://www.nmth.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一擊棒呀!臺史博FUN暑假
日期:2025/7/1-8/31
地點:臺史博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日期:2025-06-03~2026-04-19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日期:2025-04-29~2026-03-01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
日期:2025-03-11~2025-11-09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活動 故事 歷史 展覽資訊 棒球 飲食文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故宮北院「碁人弈事」暑期強檔登場 揭開圍棋千年文化

「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首度來台個展 富邦美術館今起預售開賣

第27屆臺北藝術節「超限動」8大跨域節目 7/14全面開搶

凝視百年名畫的靈魂:快速掌握台北故宮20件美國大都會名作亮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