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燒 藝文展辦不辦兩樣情

第三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不畏疫情本周開展。圖為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朱銘雕刻作品「排隊」與人群相映成趣。記者陳宛茜/攝影
第三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不畏疫情本周開展。圖為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朱銘雕刻作品「排隊」與人群相映成趣。記者陳宛茜/攝影

未來三周內,將逐步攀上高峰。這段期間藝文設計界陸續有數場大型展會揭幕,命運迥異。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宣布移展至八月、新一代設計展停辦實體展改採線上展;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選擇原地如期舉行,首當其衝當屬周五開幕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去年因疫停辦,今年復辦仍有六十二間國際藝廊、兩百位藝術家、逾千件藝品參展的規模。台北當代表示,規定工作人員須打三劑、若只打兩劑便須提供檢測證明。此外,也會根據世貿中心提供的數據,透過電子票券實施分流。

同樣在世貿中心舉辦,台北國際書展傳出不少出版社決心退展,台北當代卻無藝廊退展。台北當代表示,藝博會主要族群是藏家第二代與對NFT有興趣的藝術迷,此一族群多打滿三劑、對病毒也較有抵抗力;翁氏工作室創辦人翁浩原說,藝博會展前籌備期長、投入成本高,只要主辦單位做好防疫措施,參展藝廊不會輕言退場。

本屆台北當代打造「藝動區塊」NFT展區,並採線上與實體展區並行。參展的NFT平台「Soyl所有」共同創辦人趙敘廷說,展期中每天舉辦一場探討NFT藝術的工作坊、控制人數在廿人內減少感染疑慮。

多場劇團表演因疫被迫取消,也有劇團取消後改採別的形式展演。如EX-亞洲劇團表演喊卡後推出「孤獨的總和」行動裝置展覽,邀民眾透過藝術和疫情期間孤獨的陌生人進行對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北國際書展 疫情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華山文博會捕捉野生臺史博 「限定提袋」輕鬆帶回家

萌寵、幻獸通通有!南美館新展「愛洛蒙」用藝術感受動物魅力

臺史博特展「捷克斯洛伐克 X 旅人 X 福爾摩沙 1920's 」 重返臺灣與捷克百年相遇

音樂餐廳「艾迪亞」傳奇搬上舞台 神秘美聲天后助陣

猜你喜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