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滿百年 「延續台灣文人精神」
「文化有活力、國家就有力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七日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昨屆滿百年,各地紛紛辦紀念活動。蔡英文總統在「百年追求.世紀之約」紀念會上說,文協前輩的信念提醒台灣人民要有自信,「我們不只是紀念一個團體或一個年代,更要延續他們的精神,持續讓台灣的文化做為推動台灣進步的力量。」
台灣文協當時於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舉行成立大會,會員逾千人;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隨後文協於台南、彰化、員林相繼成立分部,展開影響深遠的台灣新文化運動。
為了紀念台灣文協百年,文協發源地大稻埕昨下午舉行「大稻埕1920s變裝自由散步」,邀民眾穿上當時服裝走上街頭。只見民眾紛紛穿上五彩繽紛的旗袍、或蔣渭水式的中山裝加黑皮鞋,彷彿在大稻埕打造一條時光隧道。
文化部與文化總會接著在文協年代的知識分子集散之地—台北市中山堂(舊台北公會堂)舉行「百年追求.世紀之約」紀念會,邀文協先賢後代包含蔣渭水之孫蔣朝根、林獻堂孫媳林芳媖、賴和之孫賴碩彥、霧峰林家後代林俊明,以及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學者李乾朗、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等欣賞跨世代文化展演。
蔡總統說,前幾天雕塑家黃土水作品「甘露水」重回世人面前。這件傳奇性作品誕生於文協創立那年,訴說藝術家百年前對台灣社會進步的期待。而此次舉辦紀念會的中山堂,也收藏黃土水的遺作「水牛群像」。
她說,不論黃土水或蔣渭水,他們熱愛台灣,更懷抱強烈認同和使命。黃土水期待的藝術「福爾摩沙時代」,文協主張的「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以及「世界的台灣」,這些信念都提醒台灣人民要有自信。文化部長李永得說,文協前輩認為,唯有文化才能團結台灣。文化部與民團共同舉辦許多活動,檢視百年來新文化運動成果,藉此策勵將來。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