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下就難以抗拒!日本發明的迴轉壽司,為何人人都愛?

●本文摘選自麥田出版之《穿過味覺的記憶》。👉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朱天衣
迴轉壽司
日本人性好發明,尤其在提升生活便利方面總是不遺餘力的努力開發,其中固然有甚具意義影響深遠的發明,如泡麵、即溶咖啡、電子鍋、自動答錄機、卡拉OK、子彈列車及近年的自拍棒、表情包等,但也有許多令人噴飯不知所云的怪點子,如泡麵小人、切菜假手、筷子風扇、奶油口紅膠、地鐵睡眠帽,其中似頸圈的貓星汪星語言翻譯機最令人嗤笑,後即便進化成用手機直接聞聲辨意,據說準確率大幅提高,但誰知道呢?永遠無法從毛孩身上證實呀!
約莫日本人也有自知之明,許多點子都是在無聊到發慌的狀況下發明的,因此這兩年在名古屋舉行關於發明的賽事即名「無聊發明大賽」,去年首獎得主是「拔掉三角飯糰內餡的機器」,發想來自加班時老闆常買飯糰當消夜犒勞員工,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餡料,便可以此機器切除掉內餡,只吃海苔和白飯,難怪是無聊發明,換作我,只啃食周邊不就了事?
不過,與即溶咖啡、電子鍋同樣深獲我心的日本發明,該算是迴轉壽司吧,尤其三十多年前乍到東瀛自助旅行,語言不通又想吃地道日式料理,那麼坐在檯前自行取用眼前迴轉不歇的壽司會是最好的選擇,熱茶如自來水無限供應,店員端水杯的服務都免了,這樣的供食方式除了眼見為憑,可自在點選看中的食物,毋需擔心菜單上的照片或櫥窗裡的模型有無誇飾可能,且對供需兩造都方便,完全不用交談就能完成一餐飽食。
有心理學專家研究過,人是很難讓食物自眼前溜走的,迴轉壽司的設計似乎深諳此道,君不見每個坐在檯前的客人都兩眼晶亮、雙手蠢動,一盤盤遊走面前的都是獵物,不攫取它是多麼違背人性呀!
一九九六年,「爭鮮」引進日式迴轉檯,在臺北開立第一家迴轉壽司店,至今近三十年,全臺已增至兩百七十七分店,若連香港新加坡泰國及彼岸中國大陸一併計算那便是六百家門市有多了,雖它亦經營外賣小鋪及日式定食、日式火鍋,所用食材均中央廚房供應,但迴轉壽司的生意還是最夯、門店最多,可見供食方式還是關鍵。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和女兒喜歡到「爭鮮」用餐,像吃點心一般解決一餐是女孩的夢想,高中課業重,能紓壓開心就好。那段日子常是接她下課就到「爭鮮」報到,哪怕我中意的是路邊一碗熱騰騰的麵湯,但和她坐在檯前,聊著吃著還是開心,無需勸食,那一盤盤旋過眼前的壽司,早已引得她雙眼發亮,魚蝦海苔米飯都營養無負擔,一盤三十元也還消費得起,若遇優惠,兩枚變三枚,雖多是稻荷、熟蝦、甜玉子之屬,但對我這大食腸也不失是填飽肚子的好方法,所以「爭鮮」是陪我們母女度過一段美好時光的。
同時期附近還有家吃到飽的火鍋店,一樣以迴轉方式供食,選定湯頭人前一個小鍋,青蔬菇屬放冷藏櫃任取,其他海鮮肉類則小碟小碟放在迴轉盤上,五花牛刨成捲三小枚一碟,蛤蜊一樣三個一碟,其他雞肉魚肉豬肉也小份供應,蝦蟹也迷你的都未成年,但當它們在軌道上輪轉時,是很難讓人歇手的,每個人面前都堆得山高小碟,自助吃到飽以迴轉方式供應,完全是和自己過不去,果真一年不到便告歇業,是生意太好到歇業。
「爭鮮」獨霸臺灣三十餘年,近年「壽司郎」、「濱」、「藏」……直接南下,食材經營方式多原汁原味渡海而來,「壽司郎」用的是契作米,最適合醋飯製做,「濱」則是越光米,在臺灣五百克要價百元以上,如此不計血本自然好吃,其他生鮮食材也多直接進口,僅是口腹之欲便與日本同步,它們雖比「爭鮮」價位高,基本盤一碟四十元,但卻也值,且可算是「迴轉壽司」改良版,除轉檯供食,更可現點,以IPAD菜單點妥,它會以急速列車無誤送達你的餐桌前,讓你入口的每份餐點該冰的冰、該熱的熱,唐揚油炸物、茶碗蒸還保持燙傷口舌程度,這對講究鍋氣的我是別具意義的。
傳統迴轉壽司在鮮度上總差了些,就算其上罩個塑膠帽,讓魚蝦生鮮不那麼乾澀,但海苔的酥脆是絕對保存不了的,若再多轉幾圈,連那墊底的醋飯都會分崩離析。所以多花幾文錢,吃個新鮮爽脆還是值得的。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十八日,「壽司郎」的一項促銷活動,未想造成臺灣「鮭魚之亂」,活動中只要名字中有「鮭」、「魚」同音者,便可享五折優惠,若與「鮭魚」同音同字者,便全桌(限六人)免費,一時間,掀起島內改名熱潮,共計有三百多位年輕人名字成了鮭魚一族,有改名不改姓「朱鮭魚」、「蔡鮭魚」的,也有索性亂改一通叫「賴鮭魚肚」、「詹哇沙比鮭魚」、「超粗大深海鮭魚王」、「與鮭魚一起看蔣公逆流而上」……,最長的是「陳愛臺灣國慶鮑鮪鮭魚松葉蟹海膽干貝龍蝦和牛肉美福華君品晶華希爾頓凱薩老爺」三十六字,這人是怕之後再推出類此活動,把心中美食及心儀飯店一網打盡一勞永逸嗎?
接下來的慘劇是,許多人並不知父母早因算命或其他原因把自己改名的Quota給用完了(依戶政法規定三次為限),因此再也改不回原來的名字,必須和「鮭魚」相伴一生,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可鑽的法律漏洞是把爸爸也改成「鮭魚」,父子不能同名同姓,改名次數便不在此限,但前提是,做爸爸的改名Quota夠用,不然像抓交替般,換成爸爸變鮭魚了。
這樣的玩法,自然讓人嗤之以鼻,還引得國際媒體報導,簡直是丟臉丟到外國去了,所以對這始作俑者的「壽司郎」是不無反感的,一直到去年初「舔舔」事件發生,一日本高中屁孩上傳在店內用餐時狂舔醬油罐的影片,致使「壽司郎」生意大挫,瞬間股票市值蒸發一百六十億日圓。抱著同情心態,首次踏入這間迴轉壽司店,不想自此三不五時便會來此報到,除了現點現食鍋氣的滿足,他們按時令推出的各種「祭」也很具吸引力,除優惠外,還有新品可嚐鮮,前一陣子的「鮭魚祭」(好在沒再玩之前偕音同名的遊戲),其中一款軍艦鮭魚腹碎丁加醃漬黃蘿蔔乾絲,便搭配得極美,鮭魚腹的柔潤加醃漬蘿蔔的爽脆,滋味口感出人意表的和諧,推出期間只點選它就足夠了,但隨著季節限定結束,這款軍艦也消失無形。
他們家的炸物也好,綜合天婦羅裡的每一樣食材都佳,分量也足,另單品的炸花枝握壽司扎扎實實兩大塊,蒜味淋醬也妥,較接近中式口味,另一炸茄子,上面鋪就的肉醬幾可認定就是「廣達香」,出現在這日式餐廳卻一點違和感也無,光是茄子紫豔豔油亮亮的模樣便令人難以抗拒。
我以為這「壽司郎」表現較差是在湯品部分,鮮度明顯不足,即便加了蛤蜊的味噌醬湯,也只鹹滋滋乏善可陳,「濱」的強項倒是湯品,四十元一碗只有海苔的醬湯,鮮美的讓人無法忽視,若添了文蛤,那就更有滋味了。「壽司郎」的拉麵湯頭倒濃郁,只是分量迷你到像在臺南吃擔仔麵,兩口一碗要價三倍基本盤,有些不划算。「九州祭」期間,也推過一款明太子熱麵,滋味是好的,一樣的價錢,但滿滿明太子,就覺得值多了,但同樣隨著季節限定結束,它也失了蹤影。
無論是「壽司郎」或「濱」,其實在本國日本、南國臺灣的營業額,曾經都比不上「藏」(這是二〇二二的數據),「藏」之所以名列第一,是因著在此每消費五盤就能抽獎一次,近期則是每盤加價十元,就能提升中獎機率,問題是那扭蛋贈品多是動漫周邊商品,我是一絲興趣也無,若換成贈送三碟五碟或折扣優惠,金牛座如我或許就心動了,但顯然不作如是想的消費者還是居多,「藏」的熱火程度一時半會兒還下不來。
我和姊姊一致認為這些日本來的直營店,CP值最高的就是蔥花鮪魚軍艦,那鮪魚泥呈粉紅色,甘甜自不在話下,重要的是這以湯匙刮取的肉泥在臺灣不容易吃到,之前至東瀛自旅,早餐時分總喜至連鎖店「SUKIYA」報到,他們有一品丼飯,滾熱的白米飯上鋪一厚層的蔥花鮪魚泥,要價不到五百日圓,鮮美營養又健康,但「SUKIYA」來臺展店,卻不提供這款丼飯,真令人失望,是臺灣不懂得處理這靠近魚皮肉骨的食材嗎?
日本貴族是不吃鮪魚肚腹的,背部紅森森的赤身才是他們的選擇,哈哈!這世界還是公平的,權貴所食所用也許是最昂貴的,但不見得是最美最好的,這也是我每每逛高檔超市和傳統市場比價後最深的體悟。
這兩三年疫情緣故,蜷縮島內哪兒都去不了,以往一年不止一次的北飛東瀛,除了實在近、實在方便,還因每次去總有新的發現、新的意義,那些尋常百姓人家,那些不在觀光指南上的鄉野、港灣、驛站,是多麼令人心生嚮往想一一履及,當然近老的飲食習慣改變,也和素簡講究原味呈現的日式料理愈趨合拍,短時間內還沒旅行的計畫,那麼在生活周遭先享受些原汁原味的異國美食,還是可以稍解遨遊之渴吧!
●本文摘選自麥田出版之《穿過味覺的記憶》。👉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想減重提升代謝,與其每天走一萬步,不如思考如何動更多!
📰 「空氣跳繩」減重又健身!沒有繩子照樣跳,宅在家好好運動
📰 中年發福別怪代謝差!名醫教你如何平小腹,遠離慢性病
📰 如何單靠「吃」誕生美肌、成功減重?三餐攝取醣、細細咀嚼
📰 「減重60kg」網紅歐娜:餓的時候告訴自己「都是以前太飽換來的」
📰 飲食習慣改變就能迎戰內臟脂肪 減重須根據不同目標逐步限醣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