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更理想的公民社會?得持續對社會議題保持高度關注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當前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難以翻轉的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政治極化對立等,這些議題不僅存於我們這時代,而是歷史上積累已久的問題。劍橋大學教授大衛.朗西曼圍繞著這些核心問題,從盧梭、尼采等十二位致力於政治制度、道德、性別、社會正義、國家正當性等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時刻反思社會課題,構思現實困境的解方。《世界還能變好嗎?》一書不僅是回溯思想進展的歷史,更是我們的現在,也指引著未來。(編按)

● 本文摘選自之《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周維毅(《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作者、高中公民教師)

、正義與人性:從閱讀中學習反思與批判(推薦序文)

書名:《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5年4月26日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動、立場對立激烈的時代,我們需要能夠引領深層思考的經典與論述。無論是性別平等、社會正義,或是日常道德的選擇,每一個關鍵議題,都值得我們回到思想本身,重新思考「人」的樣貌與理想社會的可能性。以下引介正是希望與關注相關議題的您,一同展開對話與思辨。

閱讀波娃:女權是讓每一個性別都能獲致自由

一起知名企業的性騷擾風波,引發社群媒體上的抵制浪潮,而某些來自全台各地的明星男校學生竟拍下購買該企業產品的照片,並附上「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等語出驚人的發言。也許他們並未深思其言,但這樣的舉動卻赤裸地揭示了我們社會在性別教育上的缺口與盲點。《第二性》,波娃的經典之作,於此刻顯得格外重要。

波娃曾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她以哲學為基礎,深刻指出女性長久以來被建構為「他者」,無法如男性般被視為自由而完整的主體。這不只是關於個別男性如何對待女性,而是關於整個社會如何界定「人」的樣貌,又如何限縮某些人的可能性與未來。

「女權」時常被誤解為對立與排擠,其實它訴求的是每一個人──無論性別──都能自主定義人生、不被角色與生理限制所侷限。性別平等不是口號,而是一種思想的解放,是對人性尊嚴的堅持。在本書第九章,波娃《第二性》中對自由的論述,為我們指出了思考的路徑,也提醒我們:真正的自由,是讓每一種性別能夠自由。

羅爾斯為我們開啟反思正義的大門

在《正義論》中,羅爾斯提出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思考實驗:「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會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階級、族群或性別,你會希望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裡?」這是他著名的「無知之幕」,讓我們能夠跳脫自身當下的處境,以更公平的角度思考制度的正義。

這樣的觀點對臺灣社會尤為重要。當我們討論如原住民族的升學保障政策時,常聽到關於公平性的質疑。但若從羅爾斯的角度思考──若你無法預知自己是否會是長期處於不利處境結構中的一員──你會不會期待社會提供一個合理的保障與支持?

羅爾斯強調,自由固然重要,但若不能保障最不利群體者的權益,那樣的社會制度就稱不上正義。他的「差異原則」提醒我們,正義不是平均分配,而是讓最需要的人也能得到尊重與機會。這不只是政治理論,更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透過羅爾斯的觀點,關心平權與公平的讀者,將有機會重新思索:未來的社會該是什麼模樣?而我們,又能承擔什麼責任?

從史珂拉看見我們沾染的平凡卻危險的惡習

第十二章的史珂拉點出五種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卻極具危險性的惡習:殘忍、勢利、背叛、偽善、冷漠。這些惡習並非驚天動地的罪行,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可能在日常選擇、社群發文、甚至轉發行為中無意識展現的習慣。

其中最值得當代社群使用者警覺的是「偽善」。我們都曾無法完全實踐自己所信奉的原則,也因此對他人的偽善格外敏感。社群媒體是一座偽善的製造機,它既容納大量的善意,也醞釀著殘酷的審判與公審文化。當揭露與譴責成為一種公共娛樂,絕大多數人可能在「討伐偽善」之際,反倒助長了更大的殘忍。

史珂拉提醒我們,容忍偽善並不等於接受它,而是要理解人性與制度的限制,避免我們在追求道德潔癖的過程中,反而喪失了對人的寬容與理解。這樣的反思,不只是對他人的提醒,也是對自己的省思。

若你願意從閱讀練習思辨能力,對社會議題保持敏感,那麼這本書的波娃、羅爾斯與史珂拉等十二位思想家,將能引領我們思考自由、正義與道德實踐。除此之外,還有盧梭、邊沁、道格拉斯、巴特勒、尼采等人的經典論述,引領我們反思人類、社會與國家的各種重要課題。他們的視角或許無法提供正確答案,但將能陪伴我們提問與深思: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該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構建更理想的公民社會?

● 本文摘選自麥田出版之《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存在主義 女權 社會人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Netflix古裝韓劇《吞金》原著小說!懸疑浪漫又禁忌的姐弟戀

不只是記憶力退化!失智症其實與「慢性發炎」、「衰弱症」高度相關

琅讀金句/人們喝酒或許只是想篩選記憶,留下值得的、忘掉沉重的

一碗麵的價格怎麼定?小至烹調食材,大至責任險保費都得算進成本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