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說話總是緊張又痛苦?內向個性不需刻意改變也能提升交談技巧

大部分的說話書都會提供許多技巧,目的就是要改變你的個性,不過對害怕說話的人來說,這些書看多了不但沒幫助,反而會更緊張。因此山口拓朗反而是要告訴你,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就算不善交談,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場合愉快溝通。不勉強自己,反而更能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以前更能輕鬆傳達想法和感受。(編按)
●本文摘選自聯經出版之《社交I人也能自在說話: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終結尬聊的90個技巧》。👉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山口拓朗
個性原本就不擅長溝通→交談是一種技能,人人都能學會
•你只需想通一點──與人交談是一門技術,然後按部就班的學會每個技巧就好。•不需要強迫自己消除「不擅長交談」的感受。就算不擅長,還是可以學會這門技術。
與人交談,沒有唯一的正確方法。儘管理智上明白這個道理,內心「不擅長交談」的感覺依舊揮之不去,而且想必這才是你最真實的想法。我非常了解這種感受,但其實沒有必要強行消除心中這種「自認不擅長交談的想法」。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建立一個觀念:與人交談不是「天賦」,而是一種「技能」(skill)。雖然一個人無法靠後天努力習得天賦,但任何人都能透過不斷練習和演練來提升技能。
「對話」其實可以拆解成許多不同的構成要素。透過慢慢磨練各種技巧,你與人交談的方式一定會出現變化。當然,最重要的是保持你的「真實自我」。再次重申,你不需要試著抹去自己「不擅長交談」的感受,維持你原本最真實的感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舉例來說,在「嘴角上揚」的技巧中,你不需要帶入開心的情緒,只要讓嘴角實際上揚即可。
如果平時不常微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練習,才能讓僵硬的臉部肌肉適應,但那終歸只是肌肉的問題。只要老老實實的練習技巧,與人交談的痛苦想法一定會慢慢淡去。
總覺得說愈多,愈自曝其短→適度展現弱點及失敗,反而能拉近距離
•向對方展示弱點,其實是一種「我信任你」的表現。•隱藏弱點和失敗,只會讓自己更痛苦。況且,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沒有什麼壞處。
凡人皆有弱點,也都歷經過失敗。分享自己的弱點或失敗,更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建立信任關係。
「老實說,上次和A公司合作的專案不太順利。」
「我經常忘東忘西……,常常把雨傘或手機遺忘在店裡。」
「要比熱情,我一定比別人多好幾倍,但就是不太擅長做長期規劃……。」
這並不是建議你分享一些會讓對方傻眼的重大缺失或失敗經驗,而且也沒有必要為了分享這類話題,硬是打斷談話的流暢性。只不過,如果在談話的過程中,自然接觸到這類話題時,不刻意隱瞞的態度,反而更容易讓人留下真誠的印象。
不擅長交談的人往往會試圖隱藏真實的自己,但這樣只會活得更辛苦。因為在與人對話時,還得東遮西掩,免得洩底。然而,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不會帶來什麼壞處。相反的,當你誠實以告,對方甚至可能會伸出援手,比如主動提議「我會處理長期規劃的部分,你儘管放心」。「分享弱點」其實是一種「信任對方」的表現。當你開始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不論是對人的恐懼,還是對談話的抗拒,相信也一定會隨之減輕。
請求協助
•請求協助時的腳本大致如下:「顧及對方的情況→提出請求→說明原因→表達謝意。」•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
如果你想尋求協助,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我想和你分享一個可以輕鬆取得對方同意的「委託方法」。關鍵在於顧及對方的立場,並慎選措辭。舉例來說,比起單方面直接要求同事「這份資料可以麻煩你幫我檢查嗎?」或是「你現在很忙嗎?如果方便,想請你幫我檢查這份資料的數據。有空嗎?」這種站在對方立場的請託方式,更容易得到「好」的肯定回覆。
此外,除了明確說明需要協助的原因,在口頭上讚譽對方的能力,像是「木下先生的專業能力這麼高,如果能得到你的援助,我就能放心了」,或是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如「其實簡報還沒做出來,如果你能幫忙,我會非常感激」,這些也都很重要。當然,得到協助後別忘了真心誠意的表達感謝,即「真的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如果不擅長交談,為了避免當下慌張失措,不妨事先準備尋求協助時的腳本綱要。重點在於「簡單扼要」,基本流程大致上是「① 顧及對方是否忙碌→ ② 尋求協助→ ③(用讚賞對方能力的方式)說明理由→ ④ 表達感謝」。儘量按照腳本流程進行,避免多說不必要的藉口或辯解。
走廊上的「閒話家常」
•利用「單純曝光效應」,不知不覺間提升好感度。•不用刻意努力聊太久,建議選個可以輕鬆閒聊的主題。
在辦公室走廊「擦身而過的閒聊」,是一個可以輕鬆交流的大好機會。畢竟是「擦身而過」,所以對話可以很簡短,不需要努力說一堆話,卻又能確實的加深彼此的關係。碰巧相遇時,直視對方的眼神,開朗的打招呼「哈囉」或「早安」。稍微提高語調,可以留下好印象。如果對方看起來不怎麼匆忙,可以試著聊些簡單的話題。比如聊聊天氣「今天好熱」,或隨口提一下前天公司發生的事情,或彼此都感興趣的議題(例如員工餐廳的新菜色)。不需要把話題擴大或深入討論,閒聊幾句後,即可輕鬆說句「那下次再聊」來結束對話。
有一種心理現象稱為「單純曝光效應」,即經由多次接觸,對對方產生好感的現象。所以這種擦肩而過的閒話家常,正是加強單純曝光效應的絕佳時機。每天聊個幾句,不僅能獲得對方的好感,自己也會逐漸習慣與人交談,變得更有自信。在這個只需「簡單交換幾句話」的「對話練習場」中,一步步的消除對話的恐懼吧!
一起做事
•如果在商務場合,建議大家一起用餐,既能放鬆,交談也容易變熱絡。•透過分享共同的經驗,可以深入了解對方的個性、價值觀和喜好,自然的加強彼此的聯繫。
一起從事某項活動,最容易促進彼此的溝通。例如,一起玩遊戲或運動時,會自然而然的討論規則與策略。像是「接下來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這樣的一句話,就有機會引發眾人討論,紛紛提出意見和想法。透過遊戲或運動,共享勝利的喜悅、失敗的不甘,或是讚美對方的表現,都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如果一起看電影,電影結束後可以聊聊內容和劇中人物,比如「你覺得那個結局怎麼樣」或「你最喜歡哪一幕」之類,分享感想不僅能進一步回味電影,也能從中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價值觀。
在商務場合,與同事或客戶一起用餐,會比在會議室裡開會更能輕鬆交談。用餐期間,可以簡單分享對餐點口味或店內氣氛的感想,放鬆的自然帶到工作話題。「這道菜用的香辛料比較獨特,有合你口味嗎?」、「你喜歡甜食嗎?」、「你平時喝酒嗎?」等等,透過這些互動,也能了解對方的喜好。一起做事時,不需要刻意尋找話題。那段體驗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各種相關事物或情境,就充滿了許多話題。不妨好好利用這些話題,享受輕鬆愉快的對話吧。
●本文摘選自聯經出版之《社交I人也能自在說話: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終結尬聊的90個技巧》。👉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想減重提升代謝,與其每天走一萬步,不如思考如何動更多!
📰 「空氣跳繩」減重又健身!沒有繩子照樣跳,宅在家好好運動
📰 中年發福別怪代謝差!名醫教你如何平小腹,遠離慢性病
📰 如何單靠「吃」誕生美肌、成功減重?三餐攝取醣、細細咀嚼
📰 「減重60kg」網紅歐娜:餓的時候告訴自己「都是以前太飽換來的」
📰 飲食習慣改變就能迎戰內臟脂肪 減重須根據不同目標逐步限醣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