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愛抱怨的討厭鬼嗎?學會劃定界線才能免於深受影響

圖/freepik
圖/freepik

如果你想要生存的話,最好學會怎麼處理這些討厭鬼,好讓自己不要抓狂。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理解身邊的討厭鬼吧!這樣一來,你會更懂得如何區分他們、處理他們,或許甚至還可以打贏他們、造福自己。(編按)

文/阿提拉.亞伯特

為什麼那些討厭鬼這麼煩人

情況好的時候,你可以很寬宏大量、美化一切,或甚至是在最糟糕的討厭鬼當中,你或許依然能夠發現一些忠於自我的可愛角色,他們只是「很有個人特色」、「很特別」,然後「與眾不同」。你寬容地想說:「他不是那個意思啦!他只是有一些小缺點罷了。」不過,情況不好的時候,你被壓得喘不過氣、很困惑、很疲憊時,那些討厭鬼就是額外的負擔了。他們會不停地哀哀叫、挑釁地指責攻擊你,或是拿他們對於世界應該長怎樣的草率淺見來吵你,這些都會讓你覺得很煩。雖然你還有很多事要做,或是想要休息一下,但你不行,你必須去考慮他們、理解所有人、肯定所有人,然後調整自己的生活去配合他們。光是傾聽這件事就如此耗時又費力!

舉例來說,大家可能已經聽過坐在旁邊那個不快樂的同事抱怨「我再也受不了這裡」一百次了,他們在「考慮」找新工作,但卻從來沒有採取任何相關行動,很快地,你就會自己絕望地在找新工作的履歷中寫道:「主要是想要找回平靜!」或是如果團隊中有人跟你秉持不同意見,在那邊說:「這裡就像東德或北韓,根本不准任何人說任何話了嘛!」你也必須有魄力地客觀回覆:「你的樣本最後可能不會出現在電視上或專屬的YouTube頻道喔,而是監獄裡。」至於那個面色蒼白的同事,他無時無刻不在擔心氣候變遷要毀滅世界了,你可以回他說:「根據歷史顯示,世界向來活得比那些預測世界末日的人還久。」

但最近這幾年以來,我們大家都必須學會如何對討厭鬼更有耐心。事實上,很多人即使已經讀過公立學校、有職業學校或甚至大學學位了,依然堅信地球是平的、只有男女兩種性別(其實有無數種),然後病毒和細菌只是大眾想像、所以接種疫苗沒有意義——我們很少人有心理準備會遇到這些事。

首先,我們必須先跳脫特定個案、瞭解討厭鬼到底為什麼讓人這麼有壓力。一旦你搞懂這些之後,就會知道為什麼我們未來必須針對他們劃定更嚴格的界線,以保護自己。接下來,你就能夠開始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了。

永遠的受害者——就算他們根本沒什麼好抱怨的

不斷抱怨、從未真正做過什麼改變:這一類討厭鬼藉由展演無助使人厭煩,雖然他們其實有機會改善自己的處境,但他們缺乏個人責任感與一致性。

從近年來人們對於公平正義的辯論之中,我們已經知道在公司上層當中最大宗的抱怨是什麼了。如果一個四十五歲的人還沒有進入董事會的話,那他顯然就是體制的受害者,需要尋求立法機關的幫助。到最後,人們會開始討論,每天都要去上班並同時養育一、兩個小孩,是一件多麼不合理的事,甚至如果是居家工作的話,更要同時面對這兩種情況。

舉例來說,在疫情封城期間,工人與匠人對於中午能不能去烘焙坊或小吃店加熱午餐、或能不能去上廁所的煩惱,似乎就變得再也不那麼重要了。反正他們本來就不想要追求生涯發展了嘛,也從來沒有小孩,那性別配額或甚至是過多的公眾憐憫對他們而言也是不必要的。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到那些願意暴露於風險之中、在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的眼裡已經算是有錢人的個體與小型企業主身上。

而企業部門與公部門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後者永遠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透過額外法規及重新分配來創造更多公平正義。如果大家都把自己放在首位、先為自己負責,那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的國家大概會變得比現在更加冷漠、更不公平,即使我們擁有世界上最高度的官僚體制與稅金也一樣。畢竟,如果是那樣的話,大家就必須在沒有國家支持的情況下與伴侶達成共識,政治與社會自由便會因此倒退三十年,而學校教育也會變得不可行。事實上,我們大家全都是受害者。

被他們無止盡的抱怨搞得很憂鬱

我們大家都遇過一種人:他們一直不斷地抱怨,但卻不太採取任何行動去改變那些應該已經「再也無法忍受」的情況。剛開始你會同情他們,因為你看到他們真的過得不好,也知道他們的處境很難去做什麼改變。於是,你會給他們一些好的建議和幫助,像是幫忙接手他們的部分工作或給他們錢。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開始生氣,因為不管你做了多少努力,事情似乎完全沒有任何改善。這就是在面對第一類討厭鬼時會碰到的情況——永遠的受害者。他們把別人搞得很抑鬱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抱怨,但自己似乎又執意要繼續過這樣的生活了。而他們身邊的人似乎只有兩種選擇:為了他們把自己累死,或是放棄、讓他們自生自滅。但這兩種方式都會讓人壓力很大,有時候會讓我們想要乾脆切斷所有接觸。

永遠的受害者簡介(第一類):把自己想得比現實更無助

這類討厭鬼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忙碌,但其實很被動。他們主要是針對別人的要求和希望做反應,不斷地抱怨自己的處境,但卻不太採取任何行動(「反正我也改變不了什麼。」),在那邊等待事情自己好轉。其中,典型的情況是,這些人已經長期處於精疲力竭的狀態,再也不相信他們可以做出任何改變了。他們的解釋常常聽起來很無助、不得不接受,而他們的作為毫無目的性,也非常混亂。在這種情況中最痛苦的人是他們自己,因為他們並不那麼成功,身上所承受的事也超出必要範圍。不過,以長遠來看,他們對周遭的人而言也是頗大的負擔。

好的一面:他們通常只會妨礙到自己。

壞的一面:令人難以忍受地瘋狂抱怨。

討人厭的原因: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他們不斷抱怨的情況大部分都是他們咎由自取,而且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很容易就可以解決了。

最佳對抗策略:記住,如果他們不為自己負責,事情只會繼續維持現狀。等他們採取主動作為時,再出手幫助即可。

書名:《工作還可以,但上司和同事不可以》
作者:阿提拉.亞伯特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時間:2025年2月19日

這類討厭鬼之所以討人厭,是因為他們會一直重複抱怨同樣的事,對象包括除了他們本身以外的所有人,還有像是「社會」或「體制」等整體情境,但與此同時,這些抱怨又毫無成效。大家剛開始會抱持著理解與同理的心去傾聽他們的怨言,也會想要幫助他們,但很快就會想說:「可是別人的處境更糟耶。你只需要稍微做一些變動,或是到最後如果必要的話,做出一些老早就該做的決定就好了啊。」不過,永遠的受害者寧可再次重複解釋為什麼這些方法都行不通,還有為什麼都是其他人的錯,包括他們的爸媽、老闆和同事、全天下的雇主,或是一般老百姓。一旦人們將自己人生的責任「外包」出去,並宣稱那是其他所有人的責任時,那他們真的也只剩下這句話可以說了:「我應該做什麼呢?這一切都毫無意義啊。」於是,某種令人抑鬱的氛圍就會悄悄地逐漸散播開來,通常幾乎堪比末日情緒,似乎一切都糟糕透頂。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工作還可以,但上司和同事不可以:七種雷包同事大解密,讓你成為職場神隊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堡壘文化 人際關係 社交 工作職場 溝通技巧 商業財經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Netflix古裝韓劇《吞金》原著小說!懸疑浪漫又禁忌的姐弟戀

不只是記憶力退化!失智症其實與「慢性發炎」、「衰弱症」高度相關

琅讀金句/人們喝酒或許只是想篩選記憶,留下值得的、忘掉沉重的

一碗麵的價格怎麼定?小至烹調食材,大至責任險保費都得算進成本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