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壓抑壞心情?允許情緒到來,才能有更快樂的一年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塔爾.班夏哈

這裡有一個悖論:當我們拒絕接受痛苦的情緒時,只會讓它們加劇。我們如果再次拒絕,它們就會變得更強烈,更會把我們啃噬得坐立難安。然而,當我們接受並擁抱痛苦的情緒時,它們就不會把擾我們太久。

為什麼這樣可以行得通呢?無論是面對悲傷、焦慮還是嫉妒,這麼做都行得通。為甚麼情緒在被擁抱時會消退,而在被拒絕時會加劇?當一個詞彙被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時,我們就會想著這個詞彙。而當我們聽到「不要去想這個詞彙」,當我們試圖壓抑這個想法時,更可能讓我們把這個詞彙視覺化。同理,當我們拒絕接受痛苦的情緒,它們會變得更強烈,而且持續的時間會更長。

我們的情緒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然而,我們並不是以同樣的態度在對待痛苦的情緒,當我們忽視情緒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萬有引力定律是物理自然的一部分一樣,我們會因為拒絕居受情緒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維克多.弗蘭克(Victor Frankl)的矛盾意向理論(theory of paradoxical intensions)指出,我們不僅不應該干擾痛苦情緒的流動,甚至還應該主動要加以鼓勵。

例如,如果我們不想要感到緊張,我們就應該告訴自己:「在更焦慮一點吧,緊張的能量還不構,在更焦慮一點吧。」藉著敦請焦慮的到來,實際上是再次允許我們自己去感受焦慮——結果焦慮很可能會減弱。

另外還有一個悖論存在,那就是當我們拒絕或迴避痛苦的情緒時,不只有痛苦的情緒加劇,還會因此讓我們無法體驗到所有令人愉悅的情緒。我們所有的感受,無論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都在同樣的管道中流動。如果我們拒絕痛苦的情緒,試圖抑制和阻止這些情緒的流動,那麼,我們將同時阻礙快樂情緒的自由流動,我們因此無法體驗所有的情緒。

痛苦和愉快的情緒是一個連續體的兩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可以這樣思考,痛苦的發生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自然而然,我們都會不時感受到這些,例如憤怒、沮喪、焦慮或悲傷。我們會產生這種痛苦,是因為各式各樣會觸發痛苦情緒反應的事件。當你奮力抵抗第一個層次的痛苦時,我們就會遇到第二個層次的痛苦來襲。當你壓抑自己的痛苦,如此對抗情緒只會更增加痛苦而已。

雖然第一個層次的痛苦是我們生而為人在所難免的,但是如果涉及的是第二個層次的痛苦,你是有選擇的。如果你接受了情緒,那麼你就可以免除因為否定情緒而加重的痛苦。藉由允許自己順應人性,你將可以增強自己應付逆境的能力,你會因此變得更具反脆弱性。當我們面對痛苦的情緒時,有三種特定的方法可以讓自己順應人性。

一、哭泣:把那些閘門打開讓情緒流淌,讓自己流淚,如果你覺得想哭的話,將自己安頓在舒服的私人空間裡,就可以好好地哭。

二、談談痛苦的情緒:找一個讓你安心的夥伴,好好談談這件事。表達而不是壓抑,分享而不是試圖全部往肚子裡吞。只要我們願意談談,就能幫助我們緩解緊張的情緒。

三、書寫情緒:花十分鐘或更長的時間記錄你遭遇到的,或是正在經歷的困難事件。寫下你當時的感受到什麼以及現在感覺如何,寫下你當時的想法以及此刻的想法。這是只給你自己看的,請放心去寫,自由聯想,心裡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我鼓勵你花時間寫日記,寫下你自己的困難經歷。如果你的日記內榮重複出現,那也不是壞事,即使你發現自己不斷在記錄重複的情緒,你也在進步當中。當我們處於艱難時期,文字是特別有用的反思媒介,因為它是以未經過濾的語言來呈現事物,它是對於原始的經驗、原始的情感呈現。

為了體驗真正的快樂,我們首先必須要讓不快樂進門來。無論如何,允與自己順應著人性而活,是建立快樂生活的基礎。

感激

黎巴嫩裔美國詩人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形容,我們就像容器一樣,能夠體驗悲傷,也能體驗快樂。每經歷一次悲傷,我們就能從容器內挖出更多空間,這意味著我們將有更大的空間可以體驗快樂。同樣地,在我們允許自己體驗悲傷、恐懼和憤怒時,我們也在擴展我們體驗快樂、愛、興奮以及希望的能力。

培養愉快的情緒在承平時期很重要,在艱難時期也很重要。感覺很好本來就是一件怡人的事,但除此之外,保持愉快還有另一像目的——激發我們的活力,以及拓展眼前的可能性。透過體驗正向情緒,人們可以改造自我,變成一個更具創造力、韌性,也更健康的個體。改變自己的方法之一,是透過練習感恩。

我寫感恩日記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寫感恩日記或週記,都可以讓我們更快樂、更樂觀,也更有可能實現我們的目標,它讓我們對待他人更友善、慷慨,身心也更健康。

從根本上來說,好事和壞事都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幸福程度取決於我們所選擇關注的焦點。感恩日記所影響的,不只在於你思考和寫下生活中美好事物,或你想細細回味的那幾分鐘,它的影響範圍更擴大。一個小小的正向經驗就可以改變我們一整天的歷程,從處於下滑的軌道轉變為向善正循環。

當生活困難,周圍的一切黯淡無光時,此時表達感謝是一個特別有用的工具。幸福科學的基本前提是,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找到值得感謝的某件事。就算事情看起來正在走下坡,但只要能把焦點放在一兩件順利的事情上,你就可以扭轉乾坤,用一根蠟燭照亮整個黑暗的房間。

書名:《更快樂的選擇》
作者: 塔爾.班夏哈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23年1月3日

你在寫感恩日記時,不必刻意抽離情緒,以至於落入千篇一律的乏位陷阱。你可以找到新的東西來關注與感謝,這個世界如此豐富。即使你在重複感謝同樣的事物,你仍然可以透過觀想,以及細細品味來體驗新鮮感。當你積極地把你正在寫的東西視覺化,這時你會活化大腦的視覺皮質,避免自己陷入重複的僵局。

你可以花一點時間,甚至只是幾秒鐘,來品味你所感謝的事物並且和它產生連結。我在我的感恩日記中,寫下家人們的名字。那時,心存感激是一種真實的感受。相反地,如果我只是寫下來,沒有思考他所連結到的感受,反而會降低成效。

你可能會想,這一切聽起來很不錯,但是我沒有時間寫感恩日記!寫日記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每晚只需要兩三分鐘就可以了,試試看吧。如果你把寫感恩日記當作一種常規的練習,那麼你在一整天當中,就會開始尋找稍後要放入日記中的東西,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專注於當下。這個簡單的練習可以成為一種寶貴的儀式,你可以獨自進行或與他人分享,無論在家裡或在工作場合,無論是在好日子還是艱難時期。

●本文摘自 出版之《更快樂的選擇》。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雜誌 心理勵志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重新定位老化!日本腦科學專家:拋開各種「在意」,60歲是人生的新人

溝通要從對方立場切入傾聽 認識5種常見說話情境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