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催眠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催眠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黃天豪,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

這幾年,陸續出版了「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這是薩德博士原先規劃好的「經驗式心理治療藝術」四部曲:2019,《經驗式治療藝術》、2020,《喚醒式治療》、2021,《助人者練心術》,而我們終於要在2022年,迎來這系列的第一本書:《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忘了在哪部電影裡看過這句話:「有時後要瞭解故事如何結束,得先知道故事如何開始。」雖然這其實並不代表結束,但我們還是能透過完整的四部曲,知道一個世界級的心理治療大師心中,如何進行心理治療「訓練」的可能模樣——沒錯,在我心中,這一系列,是薩德博士站在「如何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為前提的書寫與整理。

這三年因為疫情,薩德老師在線上開設了「心理治療的藝術」同步課程。從2020到2022年,總共舉辦了九期三十九場。每一場開始,會有簡單的概念介紹(也邀請前一場的個案回饋);接著,會有一位學員擔任個案,提出生活中實際的困擾,讓薩德老師直接做治療示範;示範結束後,主持人(多數是蔡東杰醫師,偶而是張忠勛老師或我)評論治療歷程,最後開放發問。結束後,薩德老師還會針對尚未回答完的問題,拍攝影片解說;同時我們也還獨立開設另一個時段,針對該場的內容進行深度解析與技巧練習(通常是洪偉凱老師帶領,偶而是我)。

這樣把課程歷程寫下來,還真的覺得這是無比奢侈的心理治療訓練!不僅有教科書等級的現場示範,還有各種不同角度的元素拆解。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經常遇到夥伴私下問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掌握、內化老師背後的思考架構?」幾次下來,我終於意識到,因為我們還缺了這「第一部曲」。

《催眠引導》這本書,章節份量差異極大。前半部談了一點歷史與系譜、狀態模型與催眠現象學,也談了一些經驗式治療與喚醒式溝通,甚至也介紹了傳統催眠引導。然後,進入最主要的重頭戲:艾瑞克森取向的催眠引導、催眠語言(禮物包裝的微觀動力學)、ARE模式等。

艾瑞克森取向中,有個溝通的方式與原則,稱為「播種」。在「播種」中,未來的目標可以隱微地包含在前期的催眠引導中。播種是製造出未來目標的參照點,但也許說「伏筆」,能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如同偉大的戲劇會預示未來的走向,薩德老師經常引用劇作家契柯夫的名言:「若布幕升起時,有把槍放在壁爐上,在第三幕時必定有人會遭槍擊。」

《催眠引導》這本書正隱含了這樣的播種結構:在前面的章節,看似與艾瑞克森的早期互動軼事中,已埋下解說「艾瑞克森催眠引導」、「喚醒式溝通」、「催眠的定義」甚至「催眠語言」的伏筆——容我賣個關子,請各位務必自行去閱讀本書第一章中,艾瑞克森回給薩德的第一封信,看看能從這個故事發現什麼端倪。

但放大來看,「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四部曲,也是這樣的播種結構!在《催眠引導》中,早已預示了後來更完整的《經驗式治療藝術》、《喚醒式治療》的出現;而《經驗式治療藝術》中,也預示了後來更完整的《助人者練心術》的方法⋯⋯

不知各位是否看過俄羅斯娃娃?一個娃娃套著一個娃娃,再套著一個娃娃,再套著一個⋯⋯。用以獲致催眠現象的催眠語言方法,遞迴鑲嵌在ARE結構中,遞迴鑲嵌在喚醒式溝通中,遞迴鑲嵌在經驗式治療藝術中⋯⋯。看見這個遞迴播種的現象,也許能為閱讀這一系列書籍,增添更多樂趣。

我回想起看過傑夫(Jeff)做的許多個會談:一個隱喻式的同理、鑲嵌在一個故事中的概念、一段前後呼應的催眠引導⋯⋯每次回頭解析,往往發現最終的目標,經常在最初來回的三個回應中已可發現。複雜的模型圍繞同一個主題聚合,有點像閱讀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推理小說:所有線索早已隱藏在內文中,只待最後時刻,所有拼圖結合的瞬間,方顯露完整圖像。差別在於,讀者是你的意識與無意識。

書名:《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作者:傑弗瑞.薩德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9日

我也回想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課堂中擔任傑夫個案的過程:我想要一段催眠體驗,傑夫卻像是「故意」不幫我催眠,只是不停同理我。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當時的我,並沒有能真正同理我自己;而他正是用這樣的歷程,喚醒我同理並接納我自身的處境——因為催眠引導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個案(也就是我)的無意識反應。於此之時,催眠從一個靜止、內心運作的模式,轉變成一個量身訂做、人際互動的模式。艾瑞克森的催眠是用來喚醒個案潛力,而不是強加催眠暗示在個案身上的。(當然,後來幾次擔任個案,傑夫就有催眠我啦!)

一個寫過上百篇推薦序的朋友曾寫道,如果讀者讀完一篇序的反應是:「好喔,重點都講完了,我不用去看這本書了,」這就是一篇失敗的序;反之,如果受眾的反應是「有意思,我想找這本書來讀」,這篇序言才算成功。希望這篇簡單的譯序,能夠增添大家閱讀這本書的動機與樂趣。更重要的,能夠透過這一系列書籍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

●本文摘自 心靈工坊 出版之《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心靈工坊 心靈勵志 心理諮商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溝通要從對方立場切入傾聽 認識5種常見說話情境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