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沒有被愛?這不是你的個人問題:我們即將步入愛之終結的大時代

書名:《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出版社:聯經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書名:《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出版社:聯經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文/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選擇

當代的性,並不是非道德(amoral)的大眾文化所釋放出的原始異教能量,而是許多社會力量的載體,而這些力量破壞了為性解放而奮鬥的價值觀。性已經成為人類心理技術的場域,以及科技與消費市場的場域,而這些場域都呈現了如下的事實:它們都提供了一種自由語法,且該語法將慾望和人際關係組織起來,然後將其轉化為純粹之個人選擇的問題。選擇(無論是性的、消費的或情感的選擇)是自由主義政體中,自我和意志被賴以組織的主要手段。一個人若擁有現代或是晚現代的自我,那就意味練習選擇,並增加選擇的主觀體驗。

選擇是將自由與經濟和情感領域聯繫起來的自我狀態產物。它是消費領域和性領域中主體性的主要模式。選擇包含兩個獨立的理念:第一個涉及商品的供應,亦即客觀上存在可大量供應的東西(例如「該超市提供新鮮有機蔬菜的多樣選擇」),而第二個則涉及主體性的某個屬性,比方當個人面對各種可能性時做出的行動亦可稱之為「決定」(decision,而這決定也可稱為「選擇」〔choice〕,例如「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這樣一來,選擇既可表達世界的某種組織方式(這世界的各種可能性又以直接、無中介的方式呈現在主體面前),又將意志組織成需求、情感和慾望。做選擇的意志是一種特殊的酌商意志,面對一個似乎像市場一樣被建構起來的世界,也就是說,面對目不暇給之可能性的組合,主體必須抓住機會並加以選擇,才能滿足並最大化自己的福祉、享樂或是獲利。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選擇行為是代表個人理解市場的強大結構如何轉化為行動認知和情感屬性的最佳方式。在科技和消費文化的影響下,選擇的文化所帶來的特定意願已發生了莫大的變化,這迫使我們提出有關慾望經濟(economy of desire)與傳統社會結構之間關係的社會學問題。

浸泡再隨性所欲的開架式愛情中,你的選擇不見得是你的選擇…… (圖/Max Pixel)

本書接下來的論證主軸如下:在性自由的支持下,異性戀關係已採取了市場形式,亦即感情和性的供應面直接碰上感情和性的需求面。38 供需雙方都非常依賴消費品、消費空間以及科技作為介導(第二章)。像市場那樣被組織起來的「性邂逅」(sexual encounters)都是以選擇及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形式被體驗的。由於個人可以在很少受到規範或是禁令限制的情況下,親自商定他們聚合的條件,這種市場形式便普遍產生了認知及情感的不確定性(第三章)。「市場」的概念在這裡不僅是一個經濟上的隱喻,它還是由網際網路科技和消費文化促成的性邂逅所採取的社會形式。當大家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上相遇時,他們彼此直接見面,要嘛沒有中介人,要嘛少有中介人。他們藉由旨在提高覓得伴侶之成功率的技術來達到這目的。他們使用「交換效率」(exchange efficiency)、「時間效率」(time efficiency)、「享樂演算」(hedonic calculus)與「比較思維」(comparative mindset)等腳本來落實這一點,而這些都是高級的資本主義交換所具有的特徵。市場如果是一種受供需支配的社會形式(而這種供需又受社會脈絡以及行為者的社會地位所構建),那麼從這層意義上看,它就是開放式的。

  市場上的性交換(sexual exchange)使女性處於矛盾的地位:藉由性這件事,她們同時被賦能與被貶低(第四章),而這種矛盾正顯示出消費資本主義透過賦能來運作的方式。由於性的自由/消費與文化/科技的連結,也因性場域中男性的主宰仍然強大,這些原因皆削弱了先前那種進入並形成市場和所認可的主要社會形式(亦即契約)可能性(第五章)。放棄戀愛關係(無法或是不願進入這種關係),以及不斷從一段戀愛關係轉移到另一段戀愛關係(我將其歸入廣義的「愛之終結」範圍),乃是性的關係所採取的市場新形式之一部分。這些困難和不確定性會波及婚姻制度本身(第六章)。愛的終結是一種新形式的主體性標誌,在這種形式中,選擇既是積極的(想要、渴求某事),也是消極的(藉著不斷避免或是拒絕投入關係來定義自己,只因為當事人過於迷惘或是含糊矛盾以至無法慾求,或是因為想要多多積累經驗,以至選擇行為喪失了情感和認知的意義,從而習慣性地摒棄和解除關係,以此來確保自我及其獨立自主)。 那麼,愛的終結既是一種主體性的形式(我們是誰?我們如何行事?),也是一種反映資本主義對社會關係深刻影響的社會過程。社會學家沃爾夫岡.斯特雷克(Wolfgang Streeck)與詹斯.貝克特(Jens Beckert)曾十分有力地指出:資本主義改變了社會行為;但我們不妨再補上一句:資本主義也改變了社會情感。39

38 順帶一提,這種說法不但適用於異性戀關係,也適用於同性戀關係。

39 Leo Tolstoy, War and Peace, trans. George Gibian (1896;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66), 24

作者簡介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著作有《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Why Love Hurts)、《冷親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消費浪漫的烏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其中《痛苦的魅力》獲美國社會學聯盟圖書獎。2018年,易洛斯獲得了EMET獎,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學榮譽。

●本文摘選自於2021年12月30日新書《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婚姻 聯經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歷史大對決,誰說的才是事實?中美關係該如何轉變並且修復

從《如蝶翩翩》觀察龐大粉絲基礎 如何帶動改編韓劇討論度

別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你買的BMW並不會到安養院看你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書店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決定人文精神的去留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