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400年來醫界對疼痛的理解!解開身體疼痛的三大迷思

書名:《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作者:迪帕克‧拉文德蘭 醫師 
出版社:方舟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13日
書名:《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作者:迪帕克‧拉文德蘭 醫師
出版社:方舟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13日

打破400年來醫界對疼痛的片面理解!

《無痛思維》本書挑戰了現代醫學的當前方法與傳統的身心二元思維,帶給讀者與鴉片類止痛藥物以外的替代方案,以及可幫助每位慢性疼痛發展「無痛思維」的完整策略和工具。書中收錄多項飲食、睡眠、運動和壓力等檢測,完整傳授連醫學院也沒告訴醫師的疼痛管理新方法,全人角度多管齊下,幫你找回無痛生活。(編按)

文/迪帕克‧拉文德蘭 醫師(Dr Deepak Ravindran) 

傷害覺和疼痛的差別

當你受傷、身體某部位受到傷害時,受傷的感知會啟動皮膚中某些化學物質和通道,這是所謂的「傷害覺」。所有人都感受過傷害覺,但這和疼痛不一樣。這個概念相當重要,讀者必須要瞭解。

身體部位接收到有害的信號時,我們就會感受到傷害覺。這份資訊會透過複雜的神經系統抵達大腦,在這個過程中,脊椎各節都可能加以調整,這不同於笛卡兒描述的簡單線路。

信號首先會通過脊椎,接著往上傳遞至大腦多個區域,有些區域處理記憶,有些掌管情緒、邏輯思考或恐懼/擔憂。

傷害信號就像彈珠檯中的彈珠一樣觸發這些大腦區域,接著大腦產生最終輸出訊息。如果訊息是要求身體尋找並移動至安全處,那麼意識就會將這個訊息解讀為「疼痛」。如果大腦不認為有危險,身體就不會繼續感到疼痛。

雖然確實出現有害的信號(傷害覺),身體和大腦卻不一定會出現疼痛。舉例來說,有些士兵在戰鬥過程中失去某些身體部位,卻沒有感到疼痛;或是運動選手直到比賽結束才發現自己骨折。

這是我們對疼痛認知的一大轉變。到頭來,疼痛就是危險的信號,而危險是大腦感知的結果。

最令人驚奇且稍微難以理解的部分是,即便身體沒有遭受任何傷害,來自身體內部的內感受(interoception)及外部環境帶來的外感受(exteroception)也可能感知危險。要瞭解這個概念,我們必須先放下從小抱持的觀念:疼痛通常表示身體某部位出了狀況。

過去二十年來的研究顯示,身體部位產生的任何傷害信號都會通過神經系統,接著產生一組常見的化學信號,引發各種情緒。然而,最終是由脊椎及大腦為這些情緒提供背景脈絡,如果他們判定個體的生存遭遇危險,就會將信號解讀為疼痛,促使個體尋求庇護。

庇護可以有各種形式:撤退到原始「洞穴」中,或是尋求藥物或醫療介入,以消解危險及焦慮感。

大腦處理所有體驗與感覺,其輸出的總和就是疼痛,而傷害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腦察覺到身體結構發生實際或刻意的受傷或改變,便會產生傷害覺。不幸的是,整個醫療實踐及醫療照護體系都以為疼痛就是傷害覺,將兩者視為同一回事。

以伊莉莎白的例子來說,掃描結果沒有在疼痛部位發現異常,更重要的是,她接受類固醇注射後情況沒有改善,顯示她的椎間盤和神經並沒有發炎的現象,因此伊莉莎白的疼痛並非源自「傷害覺」。在這種情況下,藥物和注射不會有幫助。如果她知道自己的疼痛並不是來自傷害覺,就可以及早採取其他措施來減緩疼痛,例如身心療法、改變飲食或調整睡眠。

示意圖(圖/Unsplash)

雖然我們醫療照護的專業人士會詢問症狀及病史,但通常不會偏離慣用的治療計畫太遠,所有醫療照護專業人士大致都一樣。以疼痛管理來說,求診於骨科、疼痛科與手術顧問醫師時,如果他們抱持「傷害覺等同疼痛」、「疼痛程度一定和掃描結果上結構異常程度呈正比」等錯誤觀念,那你們的討論一定圍繞著藥物及介入措施,因為這就是他們主要的專業領域。

藥物及手術等介入措施,這類醫療方式對於處理傷害覺相當有效。然而,過去十至二十年的研究顯示,雖然比起部分療法,藥物和介入措施有可取之處,但也不是十全十美─這些治療方式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傷害和副作用的風險不小,而且即便治療過程毫無瑕疵,仍有五至七成患者的疼痛仍然持續。如果傷害覺只是疼痛體驗的一小部分,有時甚至完全與傷害覺無關,那麼臨床上來說,以藥物和注射治療徒勞無功。

疼痛的定義,與時俱進

首次制定疼痛定義的四十年後,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於2020年首度將疼痛的定義修改為:「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感覺和情緒體驗。」

為了幫助患者及醫師瞭解其內涵,協會進一步提出以下六大要點:

1. 疼痛永遠是一種個人的獨特體驗。

2. 疼痛與傷害覺並不一樣。

3. 人們可經由生活經驗瞭解何謂疼痛。

4. 疼痛是主觀的,每個人關於疼痛的描述都應該受到尊重。

5. 雖然疼痛是一種保護機制,但也可能對個人的生活品質及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6. 無法以語言表達的人仍然可以表現或體驗疼痛,例如:孩童/年長者/失智症患者。

疼痛的三大迷思

1. 存在所謂的「疼痛途徑」:

常有人說到疼痛途徑,這是徹頭徹尾的過分簡化,害我們誤以為疼痛會透過特定途徑傳遞,而且可以加以阻撓。我們現在知道,身體各部位有所謂的通道和受器,可以接受有害的信號(化學物質或高溫),而「傷害覺」的信號會透過相同的神經傳遞到脊椎和大腦。

2. 疼痛信號會沿著固定的途徑抵達大腦,而且必定抵達大腦特定的結構,不會跑到其他地方:

我們原本以為途徑是固定、獨特的,而且各種情緒(疼痛、煩悶或生氣)都有專用的途徑。但我們現在知道實際情況不是如此。事實上,大腦多個部位都會共同參與傷害覺的解讀與處理,也可能視情況強化或減弱某個信號。

3. 疼痛必定來自某個身體結構:

我們現在有足夠證據支持這個說法:疼痛是危險信號,可能來自身體內部或外部環境,不過不論來自何處,身體不一定受到傷害。就算沒有割傷、手術、跌倒或受傷,也可能感到疼痛。

有的患者承受巨大疼痛,X光或掃描卻找不到任何異狀,當我向這些摸不著頭緒的患者釐清這些迷思時,他們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希望以上說明也能釐清你原本的認知。接下來我們要採取行動,奪回掌控權。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無痛思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患者 手術 方舟文化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暢銷奇科幻小說家布蘭登.山德森《天防者》系列迎大結局!

林禹瑄/這是我能找到最好的公寓,我不知道能搬去哪裡。

2025年金星流年下12星座行運全攻略:水瓶人際旺、天蠍情感關係穩固、射手開拓新視野

令人不寒而慄的職場冷暴力,你遇到了哪幾種慣老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