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方箋】金秀顯/禁止不安

《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書中插圖。(圖/時報出版提供)
《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書中插圖。(圖/時報出版提供)

《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本書從守護自尊心出發,教你劃清界線、說出真實感受、學習如何愛人,接納自己並建立更強韌的關係。請記住,即使你捨棄了一些人,也不會因此遺失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因為你的人生,依然屬於自己。(編按)

文/金秀顯(김수현)

禁止不安

以前我經常會用手機連上入口網站,

確認熱門關鍵字是什麼,

查看瞬息萬變的議題和論點成了家常便飯。

可是新聞看久了,

內心卻積滿了疲勞感與不安,

明明只是躺在房間裡看新聞而已,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首爾大學醫院就曾經進行一項壓力實驗,

研究團隊把飼養在相同環境的實驗用小白鼠分成兩組,

一組每兩分鐘電擊一次,

另一組則是讓牠們在玻璃窗的另一頭觀察對面的

經過十六小時的實驗,

老鼠接受了四百八十次的電擊,

但在老鼠的現場發現了一項驚人的事實—

在一旁觀察的老鼠,比親自感受痛苦的老鼠更早因壓力而筋疲力竭。

光是從玻璃窗另一頭觀看痛苦,

就能感受到恐懼與壓力,

只能眼睜睜看著痛苦發生的事實,造成了更大的無力感。

相較於過去,深受或躁鬱症等情緒障礙之苦的人明顯變多。

眾多學者解釋,原因之一在於現代社會的不確定性。

可是,過去也同樣充滿了不確定性,

人可能會被老虎叼走,曾經發生過,也有飢餓問題。

相反的,現代的平均壽命增加,

局、消防局和醫院,

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如當時貧瘠,

儘管如此,卻有比過去更多的人陷入不安,

深受情緒障礙所苦的原因,

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確認、觀看了太多的騷動?

就像是混入「同意全部」之中的「同意接收廣告」,

或許我們也在無形之中,同意接收不安。

過多的資訊導致我們的內心變得敏感,

在對實際威脅採取行動之前,就已因不安而筋疲力竭。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從烙印在心上的

不安感與敏感之中稍微獲得解放?

書名:《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
作者:金秀顯(김수현)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7月2日

《容易受傷不是錯》 一書中提及,

如果想要放下敏感,

就要減少引發敏感的刺激量。

起初我覺得這個解決方法還真是了無新意,

但之後才發現,沒有比這更好的解決方法。

假如經常有讓你陷入不安的水坑,

與其去填補水坑,

巧妙地避開,避免超出內心的負荷,

或許更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看著新聞會擴大你的不安,

確認即時議題會令你神經緊繃,

那就應該轉過頭,別開視線。

我們的心,會被見到的事物所浸濡,

因此,我們就多看看溫柔、美麗與溫暖的東西吧。

不是因為它重要才去看,

而是因為有了看的動作,它才變得重要

●本文摘選自《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老鼠 憂鬱症 警察 集中營 戰爭 時報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做好5件事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LOG IN 台南/為什麼台南能推動老建築活化?「舊料新生」延續集體記憶

對抗國軍、歷經「被自首」...紀錄紛亂局勢下奮力活著的人們

青春痘、婦科問題令人頭痛!也許你可以嘗試中醫調體質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