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舊案、揭謊言、找線索!《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熱銷17國校園犯罪小說

《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五年前,十七歲少女安蒂無端失蹤,警方斷定安蒂的男友沙爾是殺人凶手,這位唯一凶嫌卻在數天後被人發現自殺身亡......。五年後,少女小琵為了寫學校報告,大膽重提整座小鎮都避而不談的安蒂案,更打算為死去的沙爾平反。根據失蹤案當晚的一場聚會,小琵在臉書貼文、通聯紀錄中推敲出,當天晚上說謊的竟不止一個人,安蒂生前不為人知的祕密更一一暴露而出。
隨著蒐集到手的日記、對話紀錄、關係人訪談,小琵手中的嫌疑犯名單愈來愈長,也逐步接近校園人際關係和小鎮生活最黑暗的一面。她開始意識到,她的調查結果可能會傷害到還活著的人⋯⋯更重要的是,在收到一張又一張威脅紙條之後,她開始擔憂,自己有辦法活到親手揭露真凶的那一刻嗎?(編按)
文/荷莉.傑克森(Holly Jackson)
小琵知道他們住哪裡。
基爾頓小鎮的每個人都知道他們住哪裡。
他們家好比鎮上的鬼屋;人們經過時會加快腳步,想說的話卡在喉嚨,說不出口。尖叫的小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會聚集在一起,彼此打賭看誰敢跑上前去,摸一下大門。
但是裡面沒有鬼,只有三個悲傷的人設法和從前一樣過正常日子。讓這棟房屋鬼影幢幢的不是閃爍不定的燈光,或者恐怖掉落的椅子,而是外牆上深色噴漆寫成的「人渣家族」,還有被石子打破的窗戶。
小琵老是納悶他們怎麼沒搬走。倒不是說他們非搬不可,他們又沒做錯什麼。但是她不知道他們怎麼能那樣過活。
小琵知道的可不少。她知道「長單詞恐懼症」是指對長單字心生恐懼的學名,她知道寶寶出生時沒有膝蓋骨,她可以把哲學家柏拉圖及古代政治家加圖的名言佳句倒背如流,也知道馬鈴薯的品種超過四千種。但是她不知道辛格家怎麼有辦法在這裡住下去。在基爾頓,他們要承受種種壓力,有那麼多睜大的眼睛,有音量大到剛好讓人聽得見的議論耳語,還有僅止於寒暄,再也不曾深入交談的冷漠鄰居。
尤其令人痛苦的是,他們家離基爾頓文法中學那麼近。那是安蒂.貝爾及沙爾.辛格從前就讀的學校。在幾週後,當八月的驕陽延燒到九月時,小琵也會回到這所學校,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
小琵停下腳步,把手放在大門上。她這麼做已經比鎮上半數的孩子更勇敢了。她的目光沿著小徑望向前門,看起來或許只有幾公尺遠,不過在她站立的地方和前門之間存在著轟隆作響的深淵。她考慮過,這可能是個十分糟糕的主意。早上的太陽火辣辣的,她已經能感覺到牛仔褲裡的膝窩越來越黏膩。這可能是一個糟糕或者大膽的主意。然而,歷史上的偉人總是鼓勵大家不要只求平安,要勇敢進取;他們的話會讓最糟糕的主意聽起來依然可行。
她不理會那道深淵,毅然走到前門,停頓了一下,確定自己的想法,然後在門上敲了三下。她的緊張倒影正在看著她:那個倒影有一頭被陽光曬出淺棕色髮梢的深色長髮、在南法待了一週卻蒼白依舊的臉龐,還有一雙敏銳的棕綠色眼睛,隨時準備面對衝擊。
在一陣鏈條落下的哐啷聲及雙重門鎖的喀噠聲中,前門打開了。
「哈囉?」對方說。他的手扳著門的側邊,把門打開一半。小琵眨了眨眼,免得自己一直盯著眼前的人瞧,但是她忍不住。他看起來好像沙爾,那個她從電視報導和報紙照片裡認識的沙爾,那個從她的青春期記憶逐漸褪去的沙爾。拉威和他哥哥沙爾一樣,有著凌亂的側分黑髮,濃密的拱眉,以及橡木棕的膚色。
「哈囉?」他又說了一遍。
「嗯……」小琵的臨場機智反應太晚發揮作用了。她滿腦子想著,和沙爾不同的是,他的下頷有個梨窩,就像她一樣。而且自從她上次見過他之後,他又長高了。「嗯,抱歉,嗨。」她尷尬地半揮手,但隨即就後悔這麼做。
「嗨?」
「嗨,拉威,」她說:「我……你不認識我……我叫琵帕.費茲─阿莫比。你還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我比你低兩個年級。」
「好吧……」
「我只是在想,我可以借用你片刻的時間嗎?嗯,不是片刻……你知道『片刻』是指時間的長度嗎?那是百分之一秒,所以呢……你是不是能騰出幾刻的時間呢?」
喔,天哪,她在緊張或陷入困境時就會變成這樣,開始吐出一些毫無用處的資訊,偽裝成爛笑話。另外就是:緊張的小琵會一下子裝腔作勢了起來,拋棄中產階級,蹩腳地偽裝成上流人士。她以前什麼時候認真說過「片刻」了?
「你說什麼?」拉威一臉疑惑地說。
「抱歉,算了,」小琵說,重新打起精神。「我在做學校的專研課,然後呢──」
「什麼專研課?」
「專題研究課程,那是在高級程度課程之外,自己個別進行的研究課程。你可以挑選任何有興趣的題目。」
「哦,我在學校沒念到那麼高的級別,」他說:「我一念完基本課程之後就離校了。」
「呃,這個嘛,我在想你是否願意為了我的研究計畫接受訪問。」
「關於哪方面呢?」他壓低了深色雙眉。
「嗯……是關於五年前發生的事。」
拉威大聲地吐氣,噘起了唇,看起來像是憋著一股怒氣。
「為什麼?」他說。
「因為我不相信你哥哥犯下那件案子,而且我要設法證明。」
【謀殺調查報告過程日誌──第一篇】
與拉威.辛格約在星期五下午。先準備好問題!等等先寫下和安琪拉.強森的對話紀錄。
過程日誌的目的是記錄你在研究過程、進度及最後報告目標所面臨到的任何困難。我的過程日誌會有點不一樣:我要記錄我做的所有研究,無論是否相關,因為我目前還不是很確定最後的報告會是怎樣,也不清楚哪些是相關內容,哪些又不相關。我不知道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只能等到研究最後,看我走到哪個地步,以及我能從中拼湊出哪種小論文。(開始感覺有點像在寫日記了???)
希望這不會是我向摩根老師提出的那種小論文。我希望它能呈現真相。在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安蒂.貝爾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還有,正如我的直覺告訴我的,假如真的不是沙爾.辛格幹的,那麼是誰殺了她?
我不認為我會破案,找出殺害安蒂的凶手。我不是警方,無法取得鑑識報告(廢話),而且我也沒在作春秋大夢。但是我希望我的研究能揭露事實和依據,找出支持沙爾無罪的合理推論,並且說明警方沒有進一步調查便結案是錯誤的決定。
因此我的研究方法將會是:訪談和本案密切相關、社群媒體死追不放並且誇張揣測的對象。
(千萬不能讓摩根老師看到這一段!!!)
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是研究安德莉亞.貝爾,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安蒂」,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和這起失蹤事件相關的細節。這些資訊將從當時發表的新聞報導及警方記者會取得。
(現在就寫下你的參考資料,省得日後補寫!!!)
從第一篇報導這起失蹤事件的國內新聞出處複製貼上:
住在白金漢郡基爾頓鎮的十七歲少女安德莉亞.貝爾,據報離家後失蹤。
她駕駛一部黑色寶獅206汽車離開家裡,身上帶著手機,但是沒帶任何衣物。警方表示她的失蹤「與一貫習性完全不符」。
警方於週末搜尋她住家附近的樹林。
安德莉亞,人稱安蒂,一名白人少女,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擁有一頭金色長髮。失蹤當天晚上,據說她身穿深色牛仔褲和藍色短版針織衫。
在發生了那一切之後,後來的報導有更多的細節,說明安蒂在失蹤前,最後一次有人看到她是在什麼時候,還有她可能遭到綁架的時間範圍。
安蒂.貝爾「在失蹤前,最後一個見到她的人是她的妹妹貝卡,時間是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晚上大約十點三十分。
在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二的記者會上,警方證實了這點。「從位在基爾頓高街上的STN銀行外監視器拍攝到的影片證實,安蒂的車在晚上十點四十分左右從家裡開出來。」
根據她的父母傑森.貝爾及棠恩.貝爾表示,安蒂原本「應該在凌晨十二點四十五分去一場晚餐派對接他們回家。」當安蒂既沒出現也沒接電話,他們開始打給她的朋友,看是否有人知道她的下落。傑森.貝爾「在週六凌晨三點跟警方報案,說他女兒失蹤了。」
所以無論安蒂.貝爾在那天晚上出了什麼事,事發時間都是介於晚上十點四十分到隔天凌晨十二點四十五分。
這裡似乎很適合把我昨天和安琪拉.強森的電話訪談內容寫下來。
●本文摘選自麥田出版之《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