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場面成真?《未來城市》連結幻想與現實世界的建築藝術

書名:《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作者: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4月29日
書名:《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作者: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4月29日

師、藝術家、電影製作人與小說家們,不斷提煉想像未來城市的靈感,但他們的夢中願景與科學預測往往截然不同。

《未來城市》本書探討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想像城市——淹沒的、漂浮的、飛行的、垂直的、地下的、廢墟的,作者將建築、小說、電影和視覺藝術結合在一起,重新將想像中的城市與現實聯繫起來,為人類提出了一個扎根於當下、卻也觸手可及的各種創意未來。(編按)

文/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

活生生的烏托邦

海上家園的夢想根基是已有人嘗試、測試過的建築科技,尤其是在荷蘭地區,過去十年來已開始打造漂浮屋,這是由預期對這個土地有26%低於目前海平面高度的國家會造成的效果所促成。二○○六年一月,在一個酷寒卻陽光燦爛的早晨,我前去探訪目前為止全世界最大的漂浮屋群:位於阿姆斯特丹東緣、該市重申擁有權的諸多島嶼之一,從二○一三年開始發展至此時,已有約一百間房舍。在艾湖(IJmeer lake)之上,跨越著兩區「艾湖堡」(IJburg)計畫,在湖的西側,有五十五間閃閃發亮的模組化漂浮屋,高度為兩層或三層樓,由「馬里斯羅莫建築設計事務所」(Marlies Rhomer Architects and Planners)所設計,群聚在刻意建造的碼頭周圍。而在湖的東側,則是色彩更鮮豔的特製房舍群,目前數量為三十八間但仍持續增長中,每一間房舍狀似盒子,特殊元素各有安排,例如彩色的包覆層、天台、個人專用船鎢;每間房子都是由一座混凝土盆支撐,混凝土盆會沉入水中約半層樓的高度,輕型鋼材結構架於盆頂,並裝設包覆鑲板與玻璃。在此,每公頃的居民人數竟然與阿姆斯特丹舊城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相同,這座水上社區實現了迷你版的漂浮城市

這座漂浮屋群展現出一種更有彈性的都市主義取向,程度更勝過一般陸上建築,艾湖開發的計畫性質以及所使用的高科技建材與方法,與米耶維書中艦隊號的無秩序拼裝體,簡直是極端相異。這裡可不是反文化主義社群,像是那些海盜城市的居住者,或許依然存在於阿姆斯特丹船屋文化當中,反之,這裡顯然是一個偏好有錢人的獨家開發案,每座特製屋大約要價一百萬歐元(二○一六年中價格);除此之外,它的海洋都市主義構想與海上家園研究所相衝突,雖然兩者所使用的建築材料或模組化設計方法是類似的。

馬里斯羅莫建築設計事務所,艾湖的模組化漂浮屋,阿姆斯特丹艾湖,二○一三年。(圖/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艾湖家園的建造並不是在回應自主性的渴望──亦即獨立而自治的漂浮社區,它反而是在強化能夠連接水陸的那些要素。在建造期間,有些模組屋開始傾斜而引發擔憂,必須找出新的解決之道來提供額外浮力,於是建造數量眾多的碼頭連結水與陸,成為混合型的街道,住宅內的元素因此出現在戶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屋旁有許多腳踏車。除此之外,漂浮屋的重要設施(飲用水與電力)是透過陸地懸掛半空的塑膠管線,直接接到房舍當中,看起來就像是超大型的吸塵器管。強烈對比於海上家園研究所的願景,這些房子所展現出來的,是與所處環境之間精緻而脆弱的關係。海洋或許能讓人夢想打造出能倖免未來危機的建築──無論在生態、經濟或政治上,然而現實中的漂浮屋其實重視與城市的相互連結性(interconnectedness),這些具有脆弱性之處需要加以處置而不是抗拒。如此一來,艾湖開發案所提供的模型,是呈現水都市主義如何嫁接至傳統的陸地城市,而陸地城市在面對未來氣候變遷衝擊時是脆弱的;艾湖開發案所顯示的,是那些城市如何與其當前背景維持社會與地理的連結性,即便它們也在企圖適應未來可能的衝擊。

當代藝術實踐的漂浮結構作品也蘊含了脆弱性與連結性的認知。美國藝術家瑪莉.馬汀利(Mary Mattingly)和愛麗森.沃爾德(Alison Ward)在二○○九年時,連續五個月於紐約市居住在他們自己設計的「水上艙」(Waterpod)當中,過程有多位志願者協助。藝術家們租下一艘平底船,在上頭安裝兩座金屬網格球頂(geodesic dome),高度約六公尺(二十英尺),創造出多功能且全然自給自足的居所,他們分別航行至紐約的五個市區,每日都會停泊以供訪客親身體驗這個藝術作品。馬汀利已明白點出,水上艙的設計理念是渴望「促進革新,因為我們已經預見未來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情況」,紐約很有可能在氣候變遷之下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於一九七○年有一作品「漂浮島嶼」(Floating Island),那是在一艘商業運輸平底船上填土並栽種樹木,再由拖船拉行繞行紐約,水上艙擷取此概念,其設計意圖挑戰在面對海平面上升威脅時,以減緩為重點的傳統回應。水上艙的建造完全使用回收物資與他人捐贈之材料,並使用水耕系統來種植糧食並且蒐集、淨化、回收水,更採用不與電網相連的太陽能板以及其它再生能源,顯然,水上艙是要回應蒼涼的未來景象,也就是假設海平面上升會迫使人類社群要以激進的作為來適應。循此脈絡,水上艙其實預示了馬汀利更近期作品的課題,例如她的「群屋」(FlockHouse, 2012-14)計畫項目,藝術家設計了一個可行動、自給自足的網格球頂建物,在大災難來臨時能夠輕易移動,也可以在克難筏艇上漂浮。另外,馬汀利始自二○一四年的「濕陸」(WetLand)計畫,在規模上更顯其抱負:這是一座「漂浮可移動的雕塑居所與公共空間,其建造是為探索都市中心的資源相互依存度與氣候變遷」,濕陸計畫與教育機構及社區組織相互合作,相較於水上艙,能夠呈現更加徹底的參與性及教育目標,展示如何打造全然自給自足的建物與生活環境,藉此,馬汀利認為可以創造出「蓬勃的區域環境經濟」。

瑪莉.馬汀利和愛麗森.沃爾德,「水艙計畫」,紐約市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二○○九年。(圖/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本文摘自出版之《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建築 氣候變遷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溝通要從對方立場切入傾聽 認識5種常見說話情境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