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北歐──跟著電影去旅行》逼視信仰與死亡:英格瑪柏格曼

▲ 柏格曼( 前方) 和他長期合作的攝影師Sven Nykvist,1960 年。(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 柏格曼( 前方) 和他長期合作的攝影師Sven Nykvist,1960 年。(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文/黃作炎

北歐文化與的美麗交錯。

一提到北歐,話題總會帶到它的社會制度,特別是所實行的國家福利,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還有高度的民主自由,種族、性別平等,對自然環境以及推動動物保育等等,都有他們的配套措施。

談到北歐的戲劇和電影,可說是名家名作輩出,像是戲劇大師易卜生、史特林堡,電影則有神祕影后葛麗泰嘉寶,金獎女星英格麗褒曼和導演柏格曼等等。

▲瑞典國寶級演員英格麗.褒曼(1915-1982)。(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瑞典傳奇演員葛麗泰.嘉寶(1905-1990)。(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電影讓觀眾認識到北歐先進美好的一面,近年更有另類吸血鬼電影《血色入侵》、暢銷小說改拍的《龍紋身的女孩》,從電影中了解到北歐文化的多元性和社會不完美的一面。導演英格瑪柏格曼,被譽為近代電影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集編導於一身的他,電影作品超過60 部,在他的影片中常見個人

成長的影子,感受憂鬱與絕望,同時也發現歡笑與希望。

代表作有:《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之泉》、《假面》、《哭泣與耳語》、《秋光奏鳴曲》一部接一部將他推上電影神殿的頂尖位置,他的鏡頭美學也啟發費里尼、雷奈、高達、庫柏力克等同儕大師。

2018 年是他的百年冥誕,同年有一部《柏格曼:大師狂想》,讓影迷看見柏格曼不為人知的一面。身為牧師之子的柏格曼,自小受到父親嚴厲管教,到殘酷的地步,兒時的柏格曼曾因尿床被鎖在黑暗的衣櫥中,還有過被逼穿上女裝的受辱經歷。但自傳透露的內容讓人難以置信,究竟柏格曼是受虐兒,還是袖手旁觀的目睹兒?讓人費解。然而,柏格曼把童年的記憶身份置換、拆解重組,成為後來電影的題材,不管是質與量都有驚人的水準,更讓人驚嘆大師的創造力。

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的綺麗世界。

▲麗芙.烏曼與英格瑪.柏格曼,1968 年拍攝。(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柏格曼在拍電影是個「極權主義者」,在拍片現場不容許一點聲音,常常對拍片人員發飆,然而許多演員現身說法,卻能接受大師的指導,深感榮幸。幾乎所有的側拍帶,都可以看出柏格曼對演員的用心、求好心切,從完成的影片中,才可以看到不少動人的畫面。忙於工作的柏格曼,感情世界可稱得上多采多姿,常常發生劈腿的事情。雖然沒有時間顧及妻子與孩子,但他不知道自己還有五、六個孩子這件事,讓我感到很吃驚。

書名:《光影北歐──跟著電影去旅行》
作者:黃作炎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5月24日

柏格曼與演員麗芙烏曼的感情關係最為人所知,他們未能共結連理,卻曾經有過甜蜜的生活。在鏡頭前,麗芙烏曼稱他為最好的朋友,絲毫未說柏格曼的壞話。他們是一輩子的朋友,甚至在柏格曼生命最後一

天,麗芙烏曼從挪威趕到瑞典法羅島,為了見柏格曼最後一面。如同柏格曼本人所說:「做一個人,我是失敗了,但我要做優秀的導演。」身為世界唯一「超級金棕櫚獎」的得主,他啟發世界各國成就非凡的導演,至今只要一提到北歐的導演,影迷們應該直接聯想到柏格曼。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柏格曼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雖然他能拍出許多傑作,不過私下的生活並不如影迷想像中那樣完美。紀錄片看到大師的作品片段與私生活,但真正想窺探他的思想與回憶,還不如從他的作品著手。

●本文摘自 出版之《光影北歐──跟著電影去旅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電影 紀錄片 瑞典 聯合文學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對抗國軍、歷經「被自首」...紀錄紛亂局勢下奮力活著的人們

青春痘、婦科問題令人頭痛!也許你可以嘗試中醫調體質

歷史大對決,誰說的才是事實?中美關係該如何轉變並且修復

從《如蝶翩翩》觀察龐大粉絲基礎 如何帶動改編韓劇討論度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