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少了神經會怎樣?換心人:運動後大腦會虛擬溺水嗆痛達10分鐘之久

心臟受贈者黃健予出版《失去心跳的勇氣》新書提到,2016年才剛做完健檢的他,除了三酸甘油脂較高外,其餘的數值都算正常,沒想到就在兩個月後,沒有任何警訊下突然倒地不醒人事,原來是冠狀動脈硬化,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併發休克,在葉克膜維生的倒數時刻,獲得了器捐者的心臟,讓他重獲新生。
生命的轉折點,就在一場意外之後,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的黃健予,真的體會到逆轉人生要在轉折點,在心臟移植後,彷彿開始一段不同的人生,於是用屬於自己的視角,真實地寫下一路走來的過程。(編按)
文/黃健予
第一次回診時醫師就特別提醒我;你的心臟沒有神經喔!往好處想:它以後不會跟你發神經了!哈哈哈……這種無厘頭的笑話經常出現在我的門診對話中。醫師是個宅心仁厚的大嗓門,這種無厘頭的笑話我也司空見慣,但少了神經會怎麼樣嗎?
心臟在你身體運動需要大量氧氣時,因為沒有神經無法立即感受到身體對氧氣的需求,所以無法刺激心跳來加速血液的循環。在運動後的前十分鐘,你會明顯感受到呼吸急促難熬,這時身體含氧急遽下降,大腦會虛擬出現溺水訊號。這會讓你呈現溺水的徵狀,同時出現反射性求生的痛苦。
人類的心臟都由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交織成心神經叢。分布至心肌調節心臟活動並且負責傳導心臟感覺至大腦。這些控制心率的神經在移植手術中都被切斷了!這也意味著你的大腦不再有以前的控制能力,心臟的泵浦功能以往受到神經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共同作用,使得心臟能為身體在各種狀態下提供合適的工作效率。但切斷以後,將不再受到神經的控制,大腦會改變指令,讓體液來進行調節:這時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基腎上腺素就能引起心律加快,讓心臟收縮力增強,傳導速度加快。醫師提醒我:這需要一點時間,每個人的狀況不一定,但約莫在十分種左右,身體的腎上腺開始收到訊號,這時才會快速啟動心臟的搏動,「所以一定要撐到十分鐘」,你的腎上腺就會來救你;感覺是一句玩笑話,卻足足讓我吃了半年的苦頭。
果然,第一次的復健就讓我狼狽的想撞牆!萬萬沒想到,缺氧竟是如此恐怖。走在跑步機上的第十分鐘,呼吸開始急促、心悸、頭腦發脹,我幾乎是癱在跑步機上,復健師抱住我,但顯然並沒有讓我停下來的指示,我扶著把手,大口喘息呼吸,直到幾乎用盡我胸腔裡最後一息氧氣撐著不倒,我閉上眼睛,眼前漆黑一團,視力失去功能,我失去平衡,苦苦的等待腎上腺前來解圍。
醫師果然沒有騙我。幾分鐘後我的胸腔開始吸到空氣,腦殼內嗡嗡作響的聲音開始消退,溺水嗆痛的感覺在十五分鐘後突然消失,我彷彿被救上了岸邊,癱在扶著我的復健師身上。感恩老天又讓我回來了一次,這種感覺不像是做了十五分鐘的復健快走,反而像是身體經歷了沉到河底又被打撈上岸的神奇旅程。只是溺水現象還會一次次的發生在復健初期,每一步路,都是向老天借來時間,每一滴汗,都是灌溉未來的養分,每一滴淚,都在滋養生命的感恩,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只能透過長期、持續的運動,才能永保腎上腺與心臟的即時配合,兄弟們,希望你們好好合作!
生命果真會不可思議地自己找到出口!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失去心跳的勇氣》。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