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淳之/迷路貓町
如果迷路,想去哪兒呢?如果尋覓,想找什麼呢?
村上春樹在《1Q84》引述了一個「貓之村」。隨興旅行的年輕人到了無名小站,太陽下山,許多貓來到村裡,工作、用餐、彈唱、舞踏……天亮後消失,天黑又回來。真不可思議啊!他躲藏起來,滿懷好奇觀察。某日,貓發現了年輕人的氣味,都快臉貼臉了,卻看不見他。僥倖逃過搜索,年輕人決定離開,卻沒有列車停下來。他醒悟到,這裡不是什麼貓村,而是他該消失的地方。他永遠無法回到原來世界了。
……什麼是「該消失的地方」?哪裡值得永久停留?
另類漫畫大師、安古蘭漫畫特別榮譽獎得主柘植義春,著迷於淒清冷落、寂寥無人之處,遊遍各地,徘徊於寒酸幽暗的蓬戶甕牖。某次在舊甲州街道的簡陋山路,尋找古宿場(古代的驛站)「犬目宿」,卻來回撲空。日頭將落,籠罩薄紫,經過小村亮著白光的街道,如同晚膳前的閒靜時光,老的、小的都上街遊戲--穿著浴衣的小女孩、騎單車的調皮鬼、跳房子小孩的褲上有補丁,那是消失已久的慈母密密縫……讓他想起年少時閱讀萩原朔太郎的《貓町》。迷了路、闖入分不清是白日夢或幻想的城鎮。
他恍然大悟,過往總感到缺憾與不滿,如今才發現原來是這個!在地圖上畫過無數圈圈,為的全是《貓町》的這番光景。
說桃花源太俗氣,說烏托邦太縹緲,但每個人可能都冀望過,大同世界。
就像這套「昭和動物:望鄉篇」,漫步在鄉鎮小村,貓兒在灶邊沉睡、狗兒在柴堆陪伴、公雞守護著小雞、麻雀蹲在汲水龍頭,見了人也不飛不畏,猴兒頭上爬著小猴,溫泉鄉浴桶泡澡……那是我的理想地,一個動物宛如人,和樂共處的世界。不只人類生而平等,動物也是同胞,不受歧視、不被虧待,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生活。
台灣沒落的山城猴硐,自從許多貓咪自在棲息,便成為觀光聖地,投射出人們心中的「貓之村」、「貓町」,反映人的追求。但看似理想的小村,隱憂也漸次浮現:不負責任的棄貓問題、走在鋼索上的商品化、人貓互動的合宜……都顯示「大同」真不容易。幸好,眾人願意持續關注,仍有機會維持不易的平衡。
回到柘植義春。數年後,他想再探訪念念不忘的「貓町」,卻不可得。偶遇商店老闆娘,她說柘植造訪的第二年,祝融便燒毀了村莊,永遠消失在世界上。他萬分後悔,「果然是貓町,沒想到只能不經意一瞥,從此成為絕響……」
世事無常,一眨眼就零落飄散。但我們總是思思想想,冀望那有光的地方。「昭和動物:望鄉篇」以存在的實然提醒我,永遠可以投入力量,即便路遙終不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