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為甚麼我在包容基督徒?──十九世紀中葉儒者的宗教寬容

點閱數

作者
孔德維

出版社
秀威出版

格式
EPUB

爬梳史料,以清儒姚瑩、梁廷枏、魏源為例,看19世紀中葉中國儒者的自我定位與世界觀!
傳統儒教菁英的思維中,「教化」是國家與儒者的當然責任,不過19世紀初,卻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主張包容非儒教的族群。道光帝便曾親筆寫下「護國清真」的匾額,並下令重修河南的清真寺;而1840年代的戰爭以後,這樣的「包容」仍然遍及於基督宗教,更有一些儒者系統地解釋了「包容」異教的必要性。
相較於16-17世紀的明國和日本,這是全然不同的景象。在16-17世紀,江南的明儒和佛教徒因強烈的危機意識,銳意排斥基督宗教,不惜以武力相抗;同一時期,江戶幕府更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禁絕以十萬計的基督徒,徹底「鎖國」、「禁教」。
在本書中,我們則會看到19世紀中葉,曾接觸許多歐洲國家的官員姚瑩(1785-1853),承認其他宗教也可能是「天道」的一種,主張包容不同的宗教風俗;痛恨「異端」的魏源(1794-1857),也認為世界各族「秉氣」各異,不能以一教統覆天下;為了維持國際貿易而提議接納基督教的梁廷枏(1796-1861),則深信只要儒教與基督宗教充分交流,外國的異教徒終必師從周、孔。這些儒者並非單純以自身的信仰或官員管治的立場面對基督宗教,而是在「經世」的終極目的下,消化新知,考量現實,不斷修正他們的世界觀,維繫帝國的繁榮穩定。對他們而言,理解基督宗教的過程就是世界觀、新資訊與現實考慮三者互動的結果。
孔德維(Hung Tak Wai)
香港人,1991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曾任訪問學人於中央研究院,並參與歐洲、海灣地區及東亞不同學術會議。現職沙特阿拉伯王國費薩爾國王學術與伊斯蘭研究中心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自17世紀以來東亞少數群體的研究,尤集中於小眾的宗教團體與政府及與主流社會的關係,主要包括中國的穆斯林及基督徒與香港的少數族裔社群。
過去數年,不斷參與香港公民社會的各種活動,2011年創立文宣學社為清貧學童提供免費教育服務,並在不同非政府機構參與研究工作,探討非華語學生在香港的學習及就業困難。現為新創企業Glocal Learning Offices(GLOS)的研究總監,以國際關係為本,從旅遊、生活、教育、研究、社會、創作等範疇服務本地及國際社會。
推薦序/邢福增
推薦序/沈旭暉
推薦序/鄭睦群
自序 從「螺螄粉」到有關「多元」與「包容」的思考

第一章 導論
 為甚麼要說基督宗教?
 誰是儒者?
第二章 治教無二、官師合一:帝國與儒者
 儒者的身分定位
 晚期帝制中國宗教與帝國管治
 小結
第三章  貿易與聖教:梁廷枏的《耶穌教難入中國說》
 梁廷枏:廣府名流的國際關係書寫
 耶穌教難入中國?
 白銀還是教化?
第四章 天道與殊途:姚瑩的《康輶紀行》
 姚瑩:累功貶官後的宗教思考
 《康輶紀行》的「天道」與「殊途」
 甚麼是宗教?
 為甚麼宗教不只一個及其間之差別為何?
 「殊途」還是「異端」?
第五章  「秉氣」與「異俗」:魏源的《默觚》與《海國圖志》
 魏源:中層改革者的務實思維
 《默觚》與《海國圖志》的宗教與現實問題
 甚麼是宗教?
 為甚麼宗教不只一個及其間之差別為何?
 秉氣與異俗:不為還是不能
第六章 寬容與禁教的條件
 從安土、桃山到江戶的禁教政策
 粗暴禁教的儒者
 為甚麼我在包容基督徒?
參考資料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