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紹
2022年CSR/USR年鑑
天下永續公民100強x 天下大學公民25強
多元•平等•共融
決戰ESG新密碼、職場DEI幸福學
我們相信多元化的團隊組成和共融性的創新思維是最大的競爭優勢之一;因此,我們探討企業如何於展現多元與共融的價值觀,尊重每位同仁的獨特性與擁抱多元性,才能產生更多的創意與突破。 有了多元的視角,結合共融的心胸,創造無限的可能,使每位同仁都有平等的機會來成長、發展、並成功實現真正的自我。
作者簡介
編者的話
6 掌握永續三大變革 成為讓明天更好的力量 熊毅晰
榜單分析
16 從EPS改追ESG 永續100強名次劇震 熊毅晰
24 2022天下永續公民獎榜單 熊毅晰、蘇碧婷
評審會議
28 混亂時代,企業永續經營必備的ESG競爭力 黃家慧
永續新趨勢
32 加完薪,更要留人心 公司夠愛員工嗎? 鄧凱元
天下永續公民獎──100家讓台灣變更好的公司
終結貧窮
42 鴻海精密工業 為教師賦能 期盼AI教育遍地開花 江俊緯
43 全家便利商店 結合數位與公益 用會員力擴大社會影響力 黃家慧
44 兆豐金融控股 以金融力協助偏鄉 實現經濟資源平等 王炘珏
45 萬海航運 舊貨櫃大改造 成為兒童的築夢基地 江俊緯
46 研揚科技 立足台灣、跨海送暖 開啟愛的循環 程 心
47 智原科技 啟動10年捐贈計畫 挺東石國中棒球隊 程 心
48 萬潤科技 萬潤送書圓夢 讓弱勢學童靠閱讀打造未來競爭力 王炘珏
消除飢餓
49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有無疫情都要做 花旗支持台灣首創愛心待用餐存摺管理系統 顏和正
健康與福祉
52 國泰金融控股 攜手員工 為綠能公益向前行 蔡汶憲
54 遠傳電信 創新拚永續 「大人物」助攻全民抗疫與環保科技 吳辰君
55 研華 結合本業 將智慧醫療送進每個偏鄉角落 黃家慧
56 崇越科技 照顧員工三部曲 打造企業幸福永續正循環 王炘珏
57 合作金庫金融控股 耕耘長照10年 打造安養社會 鄭群燁
58 美律實業 結合本業 化身聽力守護大使 黃家慧
59 原相科技 快走、健檢、諮商 鼓勵員工培養健康力 王炘珏
60 元大期貨 揮灑汗水、注入熱血 持續燃燒公益之光 吳辰君
62 美科實業 看見社會隱形壓力 美科成為照顧者的支柱 鄭群燁
63 均豪精密工業 帶起運動熱 四大招促進員工健康 吳姿儀
64 大瓏企業 發揮創意把關員工健康 還能做公益 黃家慧
65 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 打造多元彈性工作模式 面對疫後新時代 江俊緯
教育品質
68 聯華電子 既給力又培力 聯電把課輔班變成公益孵化平台 顏和正
70 元大金融控股 為夢想助攻 用教育翻轉偏鄉命運 黃家慧
71 宏碁 一個善行動 創造兩種美好可能 黃家慧
72 中鼎工程 將CSR提案列入例會議程 全員實踐2030淨零 吳姿儀
73 永豐金融控股 藝企合作 「永」抱藝術、「豐」富生活 程 心
74 中強光電 三大環保行動 邀夥伴實踐綠生活 吳姿儀
75 英業達 推動科技人才養成計畫 助攻台灣產業AI化 吳姿儀
76 聯詠科技 深耕教育 從閱讀改變偏鄉 蔡汶憲
77 精誠資訊 尋找少年圖靈 為台灣培育下一代的科技人才 黃家慧
79 上銀科技 英文也會通 上銀推STEAM教育幫百年老校新生 顏和正
80 聚陽實業 教孩子勇敢迎接未來 終結負向循環 黃家慧
81 明基材料 下鄉舉辦賽恩斯營 期盼種下科學教育的種子 江俊緯
82 飛捷科技 為國家培訓未來人才 也為自己贏得雇主魅力 黃家慧
83 尖點科技 攜手USR關懷部落 帶領孩童踏上尋根路 吳姿儀
84 龍巖 傳愛到偏鄉 引領學童探索生命教育 吳姿儀
85 嘉新水泥 從獎學金到支持創業 打造台灣版的「車庫傳奇」 鄭群燁
86 圓展科技 要當慈善助攻者 力挺善心空手道教練夫妻檔 黃家慧
性別平等
87 一零四資訊科技 從本業出發內外夾攻 樂當DEI代言人 熊毅晰
88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 聆聽員工心聲 .豐「從下往上」的幸福職場學 顏和正
90 聯合利華 不一樣也不怎樣 力推多元共融、支持性別平權 顏和正
92 台灣美光記憶體 學姐走入校園 美光鼓勵女性挑戰半導體業 鄧凱元
淨水與衛生
93 群創光電 預防超級大旱 群創超前部署開源節流 江俊緯
可負擔及清潔能源
96 台灣國際商業機器 從日常營運落實永續 成功減少17%能源消耗 王炘珏
98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 從永續連結貸款到藍色貸款 星展永續金融的台灣第一 顏和正
就業與經濟成長
99 緯創資通 投資新創、發展最夯科技 緯創要給年輕人大舞台 鄧凱元
101 和泰汽車 祭出汽車業最佳待遇 逆勢調薪與高科技業搶人才 鄭群燁
102 統一超商 7-11打造樂齡門市 展現熟齡新價值 江俊緯
103 中租控股 由被動改為主動 中租讓員工自己掌握職涯機會 蘇碧婷
104 致伸科技 虛擬「P幣」圈起員工互動 營造共享文化 吳姿儀
105 力成科技 花7年百分百直聘 不讓移工被剝削 鄧凱元
106 南茂科技 處處為移工、身障同仁著想 南茂以實際行動挺DEI 黃家慧
107 璨揚企業 助身障同仁化弱勢為優勢 成特殊製程不可缺人才 鄭群燁
108 台灣汽電共生 從0到1.4億度再生電力 台汽電全力培養綠電人才 鄭群燁
109 振鋒企業 台灣隱形冠軍振鋒 辦達人學院提供安全後盾 顏和正
110 大銀微系統 關心在地需求 提升台灣機械業競爭力 鄭群燁
111 台灣應用材料 比政府還超前部署 台灣應材在大學開課加速產學接軌 顏和正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4 葡萄王生技 發揮本業影響力 翻轉五峰鄉段木香菇產業鏈 黃家慧
116 朋億 減少95%有機物排放 助攻台灣產業永續轉型 顏和正
減少不平等
117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 「台版尤努斯」救急更要救窮 中國信託協助弱勢家庭脫貧 顏和正
119 富邦金融控股 全台首間手語嘛會通的金控 實現聽語障者的金融平權 吳辰君
120 裕隆汽車製造 支持無家者社會創新產業 消除就業不平等 江俊緯
121 富邦媒體科技 數位公益正夯 momo捲起公益關懷新浪潮 蘇碧婷
122 台新金融控股 以網路行銷公益專案 中小社福也能出頭天 江俊緯
123 奇美實業 深耕藝文場域45載 將藝術扎根社會 江俊緯
124 台灣優衣庫 從環保到公益 舊衣回收減廢卻帶來溫暖 顏和正
永續城市
126 台灣大哥大 綠能大未來、科技擁抱愛 許下Open Possible的承諾 吳辰君
128 聯發科技 從腳下的土地出發 關鍵字是「家鄉」 蔡汶憲
130 友達光電 友達「SPACE ∞永續進行室」 把公司變成永續實踐地 顏和正
132 中華汽車工業 協助偏鄉建置共乘網絡 落實行的正義 江俊緯
133 勤誠興業 連結共好 要做點燃公益火種的CSR推手 顏和正
134 遠東巨城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變身公益中繼站 推動全齡共好健康促進平台 吳姿儀
責任消費與生產
136 遠東新世紀 海陸空垃圾都要收 打造全方位循環綠事業 黃家慧
137 中國鋼鐵 攜手官學研、同業異業 中鋼要讓高碳排傳產翻身 鄭群燁
138 歐萊德國際 連補充包都要回收再製 全球第1零碳美妝品牌的綠色革命 江欣盈
140 大愛感恩科技 站上COP26國際舞台 推廣循環經濟新創意 吳辰君
142 綠藤生物科技 綠藤生機的「夢工廠」 用永續方式種出高營養的芽苗 顏和正
144 雲品國際酒店 永續旅遊結合地方生活 雙管齊下的加減法哲學 鄭群燁
146 台塑生醫科技 實踐ESG就是要讓人覺得「哇!有這樣子」 黃昭勇
148 興采實業 舒適也要愛地球 興采不削價要做綠紡織 鄭群燁
氣候行動
150 玉山金融控股 你的碳排不是你的碳排 玉山金的淨零排放生存實境秀 顏和正
152 台灣水泥 台泥的永續革命 為人類下一次的躍進做準備 黃家慧
154 朋程科技 照顧員工也照顧地球 製程創新+四策略節電推動全面減碳 顏和正
156 聖暉工程科技 愛家鄉也愛地球 聖暉讓小學生變成「麥田捕手」 顏和正
160 醫揚科技 當樹苗茁壯成林 為地球根植希望 程 心
161 台灣艾司摩爾科技 從筆電到機台關鍵模組都要回收再利用 ASML推零廢棄循環經濟 顏和正
海洋生態
163 光寶科技 循環海廢創意變身 將海洋議題帶入校園 鄭群燁
164 花王(台灣) 從80人到80萬人 花王從線下到線上推動「1520海洋教育」 顏和正
陸地生態
165 正隆 積極護溪植樹 打造友善陸域生態 江俊緯
166 大江生醫 環保就是未來 大江用復育創造富裕 吳辰君
168 達和環保服務 復育油菊成特色農產 垃圾焚化爐也可以很生態 鄭群燁
169 台灣萊雅 維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萊雅讓公園也變美了 王炘珏
171 台灣日立江森自控 植樹護地救地球 打造全國生態廊道 吳辰君
172 家福 營養是種出來的 家樂福「食癒所」把賣場變永續教室 顏和正
和平、正義與健全的司法
176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 致力打造國際化友善職場 菲籍同仁奪全國模範勞工 吳辰君
177 太古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 我想聽你說 可口可樂推全台首創反霸凌LINE帳號 顏和正
致力於永續的夥伴關係
178 信義房屋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 信義房屋的「社區一家」四部曲 顏和正
180 中華電信 成立人工智慧與數位教育中心 以數位賦能創新局 程 心
181 元太科技工業 非紙,卻更勝於紙!元太以技術突破電子紙生態圈 江欣盈
182 普萊德科技 弱勢兒教、有機茶園、公益福田 以10年為單位灌溉台灣永續 江欣盈
184 宏正自動科技 上班也能玩電動 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 程 心
天下大學公民調查──25所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大學
調查分析
187 零碳新時代 大學力拚「淨」爭力 熊毅晰
191 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排行榜 熊毅晰、王思涵
公立一般大型大學
6000人以上
194 國立台灣大學 淨零課程、COP會議、環保杯、電動車快充電樁 台大永續四大關鍵 熊毅晰
196 國立成功大學 坐擁10棟綠建築 成大霸氣喊出「2041年碳中和」 蔡立勳
197 國立中央大學 只聽翻書聲的校園 央大培力泰雅學童安靜閱讀、興趣學習 吳辰君
19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串聯地區師培 台師大在地複製偏鄉教育成功經驗 王思涵
199 國立清華大學 全校26位永續長 鼓勵學生先簽署永續宣言再畢業 熊毅晰
公立一般中型大學
6000人以下
200 國立台東大學 成為在地需求代言人 台東大學與南迴部落共創數位應用新局 王思涵
20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帶給別人幸福!暨大USR創造「關懷、收益、永續」三贏 吳辰君
20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百年教育大學號召全台學子為台中舊城找解方 熊毅晰
20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用心照顧師生 培育老師也要兼顧身心健康 熊毅晰
20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為部落培力 意外獲得部落教會我的事 熊毅晰
206 國立宜蘭大學 攜手鄰近學校投入低碳轉型 宜大要讓好山好水好永續 熊毅晰
私立一般大學
207 台北醫學大學 10年催生50家新創 協助抗疫也不缺席永續 熊毅晰
209 逢甲大學 開發智慧導覽 復興台中舊城文化 吳姿儀
210 中原大學 深耕7年不中斷 中原大學前進卓蘭重塑雙連梨新生命 吳姿儀
211 東海大學 從I到WE、從東大溪到筏子溪 東海發揮綠領號召力 吳辰君
212 元智大學 從學童到長者都是教學對象 元智為社區注入數位教育能量 王思涵
公立技職大學
213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教技術更教社會使命 台科大孕育熱血工程師的永續心法 熊毅晰
215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40年前就在做生態校園 淨零「工臣」北科大打造都市中的綠洲 蔡立勳
216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檳榔變染料、筍殼化堆肥 雲科大向鄉民學習,助社區找回昔日榮景 吳辰君
217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節省30%田間用水 屏科大攜手企業要將益生菌農法推到全台灣 王思涵
218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高科大奮力邁向全台第一所碳中和大學 熊毅晰
私立技職大學
219 朝陽科技大學 內外並進永續 成就私立技職低碳典範 熊毅晰
221 明志科技大學 政府補助多少我就出多少 明志投入USR無上限 熊毅晰
222 弘光科技大學 幫鄰里換燈泡換出口碑 弘光科大與社區共好 蔡立勳
223 崑山科技大學 淨零、ESG、吳寶春 崑山科大接地氣展現USR 熊毅晰
224 長庚科技大學 為長輩與新住民媳婦創造理解與共融 熊毅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