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折 315元
作者 白山
7折 155元
作者 安齋勇樹(ANZAI Yuki)、塩瀨隆之(SHIOSE Takayuki)
75折 360元
作者 曾鳴
7折 336元
作者 佐藤將之
7折 238元
作者 山口周
售價 7折 238元
作者 吳惠林
售價 79折 332元
作者 克勞斯.施瓦布
售價 75折 263元
作者 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售價 208元
───比爾‧蓋茲「2019年夏季必讀好書」───
資本主義正在撕裂我們的國家、社會與家庭
造就整個世代全新的集體焦慮
世界知名經濟學家保羅‧柯利爾
深入剖析資本主義的困境
闡明改善之道及如何達成務實的願景
★ 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經濟學權威
★ TED演講近200萬次點閱
★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經濟類推薦選書
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分裂社會:大城市和郊區小鎮、核心地區和邊境、擁有專業技能的菁英與缺乏教育者、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隨著這些分歧的加深,也漸漸令人們對戰後崛起的社會民主失去道德義務。目前為止,這些裂縫只能透過民粹主義和社會主義復興得到回應,也導致美國川普當選總統、英國脫歐付諸實行,和德國民意重返極右派的懷抱等現象崛起。
我們總是聽聞太多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但至今仍沒有任何人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透過這本充滿熱情與激烈辯論的作品,經濟學家保羅,柯利爾描繪如何以原創及道德的方式來治癒這些傷痕,透過經濟、社會和文化,以冷靜的實用主義取代狂熱的復興運動。其中他也揭露身處於這些分歧當中的親身經歷,包括從藍領階級的雪菲爾德區搬到競爭激烈的牛津,在英國與非洲兩地間往返工作的經驗。
他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借鑒於全球最傑出的社會科學家,向我們展示如何從資本主義中獲得自我救贖,藉此擺脫二十世紀的智慧包袱。
本書特色
★ 繼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之後,對資本主義的經典論述。
★ 詳細闡述當今資本主義所面臨之困境,並以現狀為例深入剖析,跨足家庭、企業、國家、世界四個層面。更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方,以及可供未來社會擘畫之願景。
★ 貧富、城鄉差距的問題在歐美已蔓延,台灣社會的情況雖較樂觀,但問題也已逐漸在各層面浮現。認知此一事實,並借鏡國外的思想與作法、超前佈署,提升整體的社會福利,是每一位公民都可以盡的一份心力,同時也是一份責任。
專業推薦
余朝恩│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換言之,整本書的論述,能如此堅定,其實在於:他相信未來。這並非不切實際的幻想,相反,保羅·科利爾面對現實,面對那讓人覺得難以翻轉的現實。他的目的在提出解方。不僅是呼籲,在許多的層面上,尤其政策上,作者以其經濟學專業,給出了建議。
──朱嘉漢│作家
國際名人、媒體一致肯定與讚譽
在這本知識跨界的大膽書籍當中,傑出經濟學家柯利爾涉險進入道德領域,憑以解釋資本主義什麼東西出了錯,還有如何矯正。
──《正義》、《錢買不到的東西》作者,桑德爾(Michael Sandel)
今之時日真是迫切需要柯利爾的洞見。《社會向左,資本向右》讓我們的道德觀重拾良知,可全書也描述道德觀扮演重大角色,合力讓家庭、企業組織及國家發揮作用。《社會向左,資本向右》是凱因斯以來,社會科學最空前一新的作品。且讓我們盼望,它也能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書。這段時候,真迫切需要柯利爾的深刻見解。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
三十年來,中間偏左政治學一直在尋找敘事而了解市場經濟。這本書便有提供。
──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院士,《迂迴的力量》、《玩別人的錢》作者,約翰‧凱(John Kay)。
資本主義對富裕的都市居民,是贈禮,而且繼續贈送下去。對他人來講,現在資本主義不管用。柯利爾以平等的手法,運用熱情、實用主義及良善經濟學,來制定替代方案,解決撕裂那麼多西方國家的種種分裂。
──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Meryvn King)
論述投入且析理完善……柯利爾的批評或他開立的療方,半點也不與社會主義相干——一如亞當‧斯密這位經常被誤解的現代經濟學之父。柯利爾談的是讓市場系統重拾道德感受力,而現今市場系統未能發揮其潛力。
──《華盛頓郵報》
雄心勃勃,試圖重申資本主義與社會民主制的目標。
──彭博新聞
更為公正良善的世界,讓舉世眾生,包括世上最窮苦的人,都能在其中欣欣向榮。依柯利爾看來,忠於國家非但不會損害那種世界,反而是更穩固的磐石,促進全球合作,更勝抽象的全球主義,後者太常充當面具,掩飾不開明的利己。柯利爾打算如何修好富裕民主政體不復民胞物與的現象呢?《社會向左,資本向右》書中充斥著創意十足的提議……他的「扎實中間思想」,實可貢獻良多。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保羅‧柯利爾(Paul Collier)
英國經濟學家,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經濟與公共政策教授。曾於哈佛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擔任教職,著有《The Bottom Billion》、《The Plundered Planet》、《Exodus》等書,並與Alexander Betts合著《Refuge》。2014年受策封為爵士,並獲得英國國家學術院的院長勳章;2017年獲選英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
長期致力於研究開發中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主題涵蓋農村貧窮、都市化、民主制度的問題,以及外國援助的影響。也曾探討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試圖於否認暖化現象與反對一切破壞兩個極端之間,找出中庸之道。曾獲美國著名學術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評選為全球頂尖思想家,現為反貧困學術委員會(Academics Stand Against Poverty)成員。
譯者:潘勛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現任世界日報編譯,獨、合譯書籍四十餘本。
推薦序
從焦慮通向未來──朱嘉漢
一 危機
第一章 新的焦慮
二 恢復道德
第二章 道德的基礎:由自私基因到講道德的團體
第三章 講道德的國家
第四章 講道德的企業
第五章 講倫理的家庭
第六章 講道德的世界
三 恢復包容的社會
第七章 地理分裂:勃興的大都會,破產的地方城市
第八章 階級分裂:通吃與分崩離析
第九章 全球分裂:贏家,還有落後國家
四 恢復能包容的政治
第十章 打破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