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期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4-09-01
線上出版日期
2024-09-19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本期介紹
‧《台灣「竹」跡》
封面說明:
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是台灣研究最多竹種的公部門。(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
本期簡介:
隨著時代的演進,台灣「竹」的應用已從生活器具朝向工藝領域發展,而今(2024)年適逢台灣主辦「世界竹博覽會」(涵蓋新竹、南投、雲林、嘉義、花蓮五大展區),《台灣光華》以此話題延伸,報導「竹、筍文化與生活」、「百變竹藝」、「草嶺石壁的竹林療癒力」及「原住民與竹構」等主題,探索台灣竹資源的無限可能,並向國際呈現出台灣竹文化及產業能量。
而隨著本屆巴黎奧運的圓滿落幕,除了運動場上各國頂尖選手的角力競逐,場外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台灣有哪些藝文團體參與這場盛會?又是如何將台灣文化帶給外國友人?本期《台灣光華》的文化奧運專題,將帶給你滿滿的台式風情。
封面說明:
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是台灣研究最多竹種的公部門。(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
本期簡介:
隨著時代的演進,台灣「竹」的應用已從生活器具朝向工藝領域發展,而今(2024)年適逢台灣主辦「世界竹博覽會」(涵蓋新竹、南投、雲林、嘉義、花蓮五大展區),《台灣光華》以此話題延伸,報導「竹、筍文化與生活」、「百變竹藝」、「草嶺石壁的竹林療癒力」及「原住民與竹構」等主題,探索台灣竹資源的無限可能,並向國際呈現出台灣竹文化及產業能量。
而隨著本屆巴黎奧運的圓滿落幕,除了運動場上各國頂尖選手的角力競逐,場外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文化奧運」的系列活動,台灣有哪些藝文團體參與這場盛會?又是如何將台灣文化帶給外國友人?本期《台灣光華》的文化奧運專題,將帶給你滿滿的台式風情。
閱讀更多
目錄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台灣「竹」跡
Land of Bamboo
6 台灣竹的「文藝復興」
竹、筍文化與生活態度
Renaissance of Taiwan Bamboo
—Lifestyles of Bamboo and Bamboo
Shoots
文‧郭美瑜 圖‧林旻萱
18 百變竹藝
蛻變自傳統的當代設計語彙
Crafting with Bamboo:
Tradition and Modern Design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28 世界竹地標
草嶺石壁的竹林療癒力
A World Bamboo Landmark:
The Therapeutic Groves of Shibi
文‧郭美瑜 圖‧林格立
38 竹家.築鄉
台灣原住民的竹與竹構
Building with Bamboo: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Indigenous
Techniques
文‧李雨莘 圖‧莊坤儒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56《台灣光華》攝影徵件
台灣山徑之美──漫步在林間
Readers’ Photos
Wandering among Trees:
The Beauty of Taiwan’s Woodlands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68 Bravo!好一場文化奧運!
島嶼文化,世界注目
Winning Together!
Taiwan at the Cultural Olympiad
文‧鄧慧純 圖‧文化部提供
80 寫下跨越歲月的台沙友誼新篇章
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代表艾德爾
A New Chapter in Taiwan–Saudi Friendship
An Interview with Representative Adel
Althaidi of the Saudi Arabian Trade Office
in Taipei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88 「普」世紀科儀.「度」族群恩仇
鷄籠中元祭170年
Bringing Together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The 170th Year of the Keelung Midsummer
Ghost Festival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100 東港迎王平安祭
消災解厄.風調雨順
Donggang’s Wangye Festival:
Protection and Blessings
文‧曾蘭淑 圖‧林格立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114 台灣新創服務東南亞
移工金流.東聯互動
A Lifeline for Southeast-Asian Families:
EUI’s Remittance Services for Migrant
Workers
文‧曾蘭淑 圖‧林旻萱
118 台灣新創服務泰國
用科技服務小農.智食良果
Kiao Farming Company:
A Taiwanese Startup Helps Thai Small
Farmers
文‧曾蘭淑 圖‧林旻萱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 創造獨特的在地文化
Creating a Unique Local Culture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 新竹州圖書館
Shinchiku
Prefecture Library
圖/文‧林旻萱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50 《有靈.原民植物智慧》
文‧鄭漢文
台灣「竹」跡
Land of Bamboo
6 台灣竹的「文藝復興」
竹、筍文化與生活態度
Renaissance of Taiwan Bamboo
—Lifestyles of Bamboo and Bamboo
Shoots
文‧郭美瑜 圖‧林旻萱
18 百變竹藝
蛻變自傳統的當代設計語彙
Crafting with Bamboo:
Tradition and Modern Design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28 世界竹地標
草嶺石壁的竹林療癒力
A World Bamboo Landmark:
The Therapeutic Groves of Shibi
文‧郭美瑜 圖‧林格立
38 竹家.築鄉
台灣原住民的竹與竹構
Building with Bamboo: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Indigenous
Techniques
文‧李雨莘 圖‧莊坤儒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56《台灣光華》攝影徵件
台灣山徑之美──漫步在林間
Readers’ Photos
Wandering among Trees:
The Beauty of Taiwan’s Woodlands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68 Bravo!好一場文化奧運!
島嶼文化,世界注目
Winning Together!
Taiwan at the Cultural Olympiad
文‧鄧慧純 圖‧文化部提供
80 寫下跨越歲月的台沙友誼新篇章
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代表艾德爾
A New Chapter in Taiwan–Saudi Friendship
An Interview with Representative Adel
Althaidi of the Saudi Arabian Trade Office
in Taipei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88 「普」世紀科儀.「度」族群恩仇
鷄籠中元祭170年
Bringing Together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The 170th Year of the Keelung Midsummer
Ghost Festival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100 東港迎王平安祭
消災解厄.風調雨順
Donggang’s Wangye Festival:
Protection and Blessings
文‧曾蘭淑 圖‧林格立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114 台灣新創服務東南亞
移工金流.東聯互動
A Lifeline for Southeast-Asian Families:
EUI’s Remittance Services for Migrant
Workers
文‧曾蘭淑 圖‧林旻萱
118 台灣新創服務泰國
用科技服務小農.智食良果
Kiao Farming Company:
A Taiwanese Startup Helps Thai Small
Farmers
文‧曾蘭淑 圖‧林旻萱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 創造獨特的在地文化
Creating a Unique Local Culture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 新竹州圖書館
Shinchiku
Prefecture Library
圖/文‧林旻萱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50 《有靈.原民植物智慧》
文‧鄭漢文
閱讀更多
雜誌簡介
此電子雜誌為PDF格式。
購買提醒:
1.《台灣光華雜誌》為電子雜誌,不會有紙本雜誌寄送。購買前請先免費試閱,了解其閱讀形式。
2. 訂購《台灣光華雜誌》電子雜誌產品,享有 udn 網站會員提供的服務,恕無法享有《台灣光華雜誌》雜誌紙本提供的訂戶服務。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