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惠活動
-
現 折賞書好時節,兩本以上85折
所有期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4-03-01
線上出版日期
2024-03-12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本期介紹
‧《台灣甜滋味》
封面說明:
藏在台式糕點裡的台灣甜滋味,揉入在地風土食材,是台灣專屬的記憶滋味。(林格立攝,馬英凱設計)
本期簡介:
「我覺得台灣的甜有兩種,一種是分享的甜,一種就是神明的保佑。」《我的幸福糕餅鋪》作者張尊禎在接受《光華》專訪時說道。「糖」曾為台灣重要出口品,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這些甜蜜滋味在重要節慶日子裡,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好印記。本期封面故事,將從古早味零食(麻粩、糕點、新港飴)、傳統創新(鳳梨酥、奶油酥餅、綠豆椪),到鹹甜滋味(竹塹餅、咖哩餅),以及新住民朋友所帶來的椰糖、娘惹糕、棕櫚糖等,滿足讀者的甜蜜味蕾。
除了甜蜜滋味,本期《光華》還前進曾串起台灣西部交通與經濟要道的西螺大橋。「對西螺人來說,西螺大橋是家鄉的圖騰,我們希望保有她的時代意義,連結在地文化,讓她源遠流長。」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2001、2005年雲林及彰化分別將西螺大橋指定為歷史建築,橋上31處宛如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面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演,以及與老街觀光的結合,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封面說明:
藏在台式糕點裡的台灣甜滋味,揉入在地風土食材,是台灣專屬的記憶滋味。(林格立攝,馬英凱設計)
本期簡介:
「我覺得台灣的甜有兩種,一種是分享的甜,一種就是神明的保佑。」《我的幸福糕餅鋪》作者張尊禎在接受《光華》專訪時說道。「糖」曾為台灣重要出口品,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這些甜蜜滋味在重要節慶日子裡,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好印記。本期封面故事,將從古早味零食(麻粩、糕點、新港飴)、傳統創新(鳳梨酥、奶油酥餅、綠豆椪),到鹹甜滋味(竹塹餅、咖哩餅),以及新住民朋友所帶來的椰糖、娘惹糕、棕櫚糖等,滿足讀者的甜蜜味蕾。
除了甜蜜滋味,本期《光華》還前進曾串起台灣西部交通與經濟要道的西螺大橋。「對西螺人來說,西螺大橋是家鄉的圖騰,我們希望保有她的時代意義,連結在地文化,讓她源遠流長。」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2001、2005年雲林及彰化分別將西螺大橋指定為歷史建築,橋上31處宛如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面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演,以及與老街觀光的結合,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閱讀更多
目錄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台灣甜滋味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6舌尖上的甜蜜蜜
台式糕餅物語
Soothing Taiwan’s Sweet Tooth: Stories of Local Pastries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18台灣糕餅的甜鹹之間
探索味蕾的邊際線
The Dialectics of Taiwanese Pastries: Balancing Sugar and Salt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28台式零食的古早味
甜之道的探尋
Old-Time Taiwanese Snacks—Exploring Tastes from the Past
文‧鄧慧純 圖‧莊坤儒
38有一種甜叫南洋甜
鄉愁與人情的回甘
Sweetness from Beyond the Sea:Southeast-Asian Pastries and Sugars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56《光華》攝影徵件
原民意象與生活
Readers’ Photos:Images of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68「菲」常任務
台灣暖實力出動
Service in the Philippines:Taiwan Lends a Helping Hand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82海洋大國‧友誼深遠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卡蒂爾
The Bonds Between Island Nations—An Interview with Marshall IslandsAmbassador Anjanette Kattil
文‧曾蘭淑 圖‧莊坤儒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92生命的禮讚
紫斑蝶追追追
Paeans to Life:The Secrets of Crow Butterflies
文‧陳群芳 圖‧莊坤儒
102 一座橋的武林
西螺大橋的時代風采
The Xiluo Bridge:Its Legacy and New Era
文‧郭美瑜 圖‧林旻萱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112未來蛋白質新選擇
低碳飲食‧永續趨勢
A New Option for Future Proteins—Low-Carbon Food and Sustainability
文‧曾蘭淑 圖‧林格立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屬於台灣的特有印記
Unique Hallmarks of Taiwan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七彩噴水池
Central Fountain, Chiayi
圖/文‧林旻萱
50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水邊行事
文‧林伯奇、林美容
台灣甜滋味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6舌尖上的甜蜜蜜
台式糕餅物語
Soothing Taiwan’s Sweet Tooth: Stories of Local Pastries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18台灣糕餅的甜鹹之間
探索味蕾的邊際線
The Dialectics of Taiwanese Pastries: Balancing Sugar and Salt
文‧李雨莘 圖‧林格立
28台式零食的古早味
甜之道的探尋
Old-Time Taiwanese Snacks—Exploring Tastes from the Past
文‧鄧慧純 圖‧莊坤儒
38有一種甜叫南洋甜
鄉愁與人情的回甘
Sweetness from Beyond the Sea:Southeast-Asian Pastries and Sugars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56《光華》攝影徵件
原民意象與生活
Readers’ Photos:Images of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全球視野 Global Outlook
68「菲」常任務
台灣暖實力出動
Service in the Philippines:Taiwan Lends a Helping Hand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82海洋大國‧友誼深遠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卡蒂爾
The Bonds Between Island Nations—An Interview with Marshall IslandsAmbassador Anjanette Kattil
文‧曾蘭淑 圖‧莊坤儒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92生命的禮讚
紫斑蝶追追追
Paeans to Life:The Secrets of Crow Butterflies
文‧陳群芳 圖‧莊坤儒
102 一座橋的武林
西螺大橋的時代風采
The Xiluo Bridge:Its Legacy and New Era
文‧郭美瑜 圖‧林旻萱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112未來蛋白質新選擇
低碳飲食‧永續趨勢
A New Option for Future Proteins—Low-Carbon Food and Sustainability
文‧曾蘭淑 圖‧林格立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屬於台灣的特有印記
Unique Hallmarks of Taiwan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七彩噴水池
Central Fountain, Chiayi
圖/文‧林旻萱
50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水邊行事
文‧林伯奇、林美容
閱讀更多
雜誌簡介
此電子雜誌為PDF格式。
購買提醒:
1.《台灣光華雜誌》為電子雜誌,不會有紙本雜誌寄送。購買前請先免費試閱,了解其閱讀形式。
2. 訂購《台灣光華雜誌》電子雜誌產品,享有 udn 網站會員提供的服務,恕無法享有《台灣光華雜誌》雜誌紙本提供的訂戶服務。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