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期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3-04-01
線上出版日期
2023-04-18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本期介紹
‧《韌性家園》
封面說明:
極端氣候造成暴雨或大旱,是全球緊迫的環境課題。圖為2021年久旱不雨的日月潭,乾涸荒蕪,讓人觸目的景象。(莊坤儒攝,蕭郢岑設計)
本期簡介:
面對氣候變遷之全球性課題,台灣科學家們觀察大自然之敏感變化,以創新的研究題材與方法,呈現出台灣科研的堅強實力,亦將相關經驗分享至國際。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從「數據防災」、「與水共生的城市」、「餐桌上的保種運動」、「海洋永續」、「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等面向,記錄下台灣如何運用科技助攻,打造出「韌性」家園。
此外,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的台灣,曾經大量出口樟腦油、香茅油,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楊智凱在接受《光華》專訪時提及:「早在200多年前,台灣的樟樹就已經風靡全世界了。」即使是同一個樹種,到了不同的生長環境,也會因微氣候的影響,產生出不同的香氣,本期將帶讀者尋蹤這充滿生氣的香氛之島。
封面說明:
極端氣候造成暴雨或大旱,是全球緊迫的環境課題。圖為2021年久旱不雨的日月潭,乾涸荒蕪,讓人觸目的景象。(莊坤儒攝,蕭郢岑設計)
本期簡介:
面對氣候變遷之全球性課題,台灣科學家們觀察大自然之敏感變化,以創新的研究題材與方法,呈現出台灣科研的堅強實力,亦將相關經驗分享至國際。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從「數據防災」、「與水共生的城市」、「餐桌上的保種運動」、「海洋永續」、「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等面向,記錄下台灣如何運用科技助攻,打造出「韌性」家園。
此外,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的台灣,曾經大量出口樟腦油、香茅油,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楊智凱在接受《光華》專訪時提及:「早在200多年前,台灣的樟樹就已經風靡全世界了。」即使是同一個樹種,到了不同的生長環境,也會因微氣候的影響,產生出不同的香氣,本期將帶讀者尋蹤這充滿生氣的香氛之島。
閱讀更多
目錄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6數據防災做前鋒
學習與災共存
Learning to Live with Natural Disasters
—Cutting-Edge Data Applications
to the Fore
文‧鄧慧純 圖‧林旻萱
16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Flood-Resilient Cities:
Seeking Peaceful Co-Existence with
Floodwater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26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諾亞方舟」
Preserving Plant Germplasm:
A “Noah’s Ark” for Food
文‧郭美瑜 圖‧林格立
38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Hard-Earned Knowledge:
Taiwan’s Typhoon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Experience
文‧郭美瑜 圖‧莊坤儒
48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At One with the Oceans
—Island Resilience and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66《光華》攝影徵件
捕捉動感瞬間──地景美學中的運動風潮
Readers’ Photos
Capturing Fleeting Motions:
Health and Fitness in Scenic Taiwan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76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
Breathe Deep:
The Healing Power of Taiwan’s Woodlands
文‧蘇晨瑜 圖‧莊坤儒
86洋牧師佇留的印記
真理大學建築群
A Missionary Legacy
—Historic Buildings at Aletheia University
文‧楊齡媛 圖・莊坤儒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96打造最強「豬」隊友
不斷進化的台灣豬肉產業
Hogs in the Limelight:
Taiwan’s Pork Industry Forges Ahead
文‧陳群芳 圖‧林格立
多元族群 Communities
104哈囉哈囉!台北小馬尼拉
推開一扇通往菲律賓的任意門
A Door to the Philippines:
Taipei’s Little Manila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114生命的流動
越南故事書屋
Keeping Mother’s Culture Alive:
The Vietnam Storybook House
文‧曾蘭淑 圖‧陶氏桂提供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來自台灣各地的動人身影
Touching Stories
from Around Taiwan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烏山頭水庫太陽能光電場
A Floating Solar Farm
圖/文‧莊坤儒
60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文‧張隆志
6數據防災做前鋒
學習與災共存
Learning to Live with Natural Disasters
—Cutting-Edge Data Applications
to the Fore
文‧鄧慧純 圖‧林旻萱
16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Flood-Resilient Cities:
Seeking Peaceful Co-Existence with
Floodwater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26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諾亞方舟」
Preserving Plant Germplasm:
A “Noah’s Ark” for Food
文‧郭美瑜 圖‧林格立
38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Hard-Earned Knowledge:
Taiwan’s Typhoon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Experience
文‧郭美瑜 圖‧莊坤儒
48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At One with the Oceans
—Island Resilience and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66《光華》攝影徵件
捕捉動感瞬間──地景美學中的運動風潮
Readers’ Photos
Capturing Fleeting Motions:
Health and Fitness in Scenic Taiwan
島嶼行旅 Around Taiwan
76到台灣,森呼吸
領受山林療癒之心
Breathe Deep:
The Healing Power of Taiwan’s Woodlands
文‧蘇晨瑜 圖‧莊坤儒
86洋牧師佇留的印記
真理大學建築群
A Missionary Legacy
—Historic Buildings at Aletheia University
文‧楊齡媛 圖・莊坤儒
產業新創 Entrepreneurship
96打造最強「豬」隊友
不斷進化的台灣豬肉產業
Hogs in the Limelight:
Taiwan’s Pork Industry Forges Ahead
文‧陳群芳 圖‧林格立
多元族群 Communities
104哈囉哈囉!台北小馬尼拉
推開一扇通往菲律賓的任意門
A Door to the Philippines:
Taipei’s Little Manila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114生命的流動
越南故事書屋
Keeping Mother’s Culture Alive:
The Vietnam Storybook House
文‧曾蘭淑 圖‧陶氏桂提供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2來自台灣各地的動人身影
Touching Stories
from Around Taiwan
文‧陳亮君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1烏山頭水庫太陽能光電場
A Floating Solar Farm
圖/文‧莊坤儒
60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文‧張隆志
閱讀更多
雜誌簡介
此電子雜誌為PDF格式。
購買提醒:
1.《台灣光華雜誌》為電子雜誌,不會有紙本雜誌寄送。購買前請先免費試閱,了解其閱讀形式。
2. 訂購《台灣光華雜誌》電子雜誌產品,享有 udn 網站會員提供的服務,恕無法享有《台灣光華雜誌》雜誌紙本提供的訂戶服務。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