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360元|售價:284元
在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與意外暢銷的犯罪小說《催眠》背後,其實是一對在社會上已具聲望的作家夫妻檔亞莉珊卓拉.柯艾盧.安多利(Alexandra Coelho Ahndoril)與亞力山大.安多利(Alexander Ahndoril)。
「我們兩人都很愛看懸疑小說與電影」,這是他們對本書背景的註解。「當我們決定試著合寫一本書,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便誕生了。我們希望將這個新的作者身分和我們本身的身分加以區隔。當初以匿名方式將稿件寄給出版社,就是希望對方不抱任何先入為主之見閱讀、評斷。我們很以這部犯罪小說《催眠》為傲。寫作過程充滿樂趣也充滿創意。我們的企圖心是希望為這類小說帶來一種受電影啟發的新步調,以及意想不到的人物角色和謎團,將來拉許.克卜勒也會繼續以此為目標。」
亞莉珊卓拉.安多利的第一部小說《群星城堡》(Stjärneborg)已被譯為數種語言,至於亞力山大.安多利所寫關於柏格曼的小說《導演》,更進入了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的決選名單。他們目前住在瑞典。《催眠》是約拿.李納探案系列的第一本小說,此系列將會全部以拉許.克卜勒之名出版。

譯者簡介:
顏湘如
自由譯者,譯作包括《賈柏斯的夏夜謎題》、《波特萊爾是條狗》、《別相信任何人》等。

[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們盡可能不去想暢銷的事。《催眠》已經賣出超過三十七國的版權,而且只要一出版便是暢銷書。
導演拉賽‧哈史托姆正在籌拍這部片。真的很棒,不過我們有一位好友明白寫作時放鬆的重要性,便給了我們一個技術高明的催眠師的電話!

為了找出拉許.克卜勒的身分,在瑞典掀起一陣狂熱。你們為何要選用筆名呢?
作家經常會利用筆名來暗示自己將以新的聲音或新的類型寫作。在我們合寫之前都已各自寫作數年,一開始我們覺得用筆名掩藏真實身分是個很好的主意。
後來發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事:首先,合寫小說是我們所經歷過最有創意也最愉快的事;其次,二○○九年《催眠》在瑞典出版後,媒體簡直為之瘋狂,忽然間,全國人都在找這個躲在拉許.克卜勒背後的人。
我們試圖隱瞞,但八月的某個黑夜,有兩名記者帶著閃光燈與照相機來到我們的夏日小屋找到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就把三個女兒趕上車,開車回到斯德哥爾摩會見媒體與讀者。

你們如何合作寫書?有沒有因為夫妻關係而覺得備受挑戰之處?
如果你跟一對共同生活了將近二十年,還跟三個小女兒同住的夫妻說,接下來的幾年他們將要一起待在一間小書房裡合作寫小說,不管他們有多相愛,恐怕也只會一笑置之。
之前我們也曾試著合作過幾次,但每次都幾乎馬上就意見不和、大起爭執。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想到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家。拉許.克卜勒不是亞力山大,也不是亞莉珊卓拉,他有他自己的生命。事實上,自從以拉許.克卜勒的身分開始寫作後,我們一次也沒有爭吵過。
許多作家合著時,若非交替章節地寫便是分配不同的角色。我們並不這麼做;我們全部都一起寫,就像兩人彈四手聯彈。
我們隨時都在討論情節,不管是去學校接孩子或是出去買晚餐,甚至還會在半夜叫醒對方討論轉捩點。若是一頁頁翻閱《催眠》或是續集,裡面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我們當中一人單獨寫出來的。全部都是拉許的創作。

關於催眠術,你們做了哪些研究?
亞力山大的哥哥是專業催眠師,也寫過有關臨床催眠的書。他就是最佳資料來源。我們還讀了許多其他關於催眠的作品,亞力山大甚至親自體驗被催眠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你把選擇交給了催眠師,但催眠真的很舒服。
此外,當我們了解到催眠師本身在催眠過程中也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忘我狀態,著實相當驚訝。幾乎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除非是自己不願意(例如亞莉珊卓拉)。被催眠的人會處於最深度的放鬆狀態,幾乎就像睡著一樣。
但假如去看這個人的大腦活動狀態,你會發現大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活躍而警覺。深度催眠是進入潛意識的超強力電梯。佛洛伊德曾使用過一陣子,但他認為深度催眠太快速地披露了太多訊息。

你們對於自己被拿來和史迪格.拉森相提並論怎麼想?對於北歐犯罪小說持續引發狂熱又有什麼想法?
事實上,拉許.克卜勒的名字「拉許」(Lars)就是向「拉森」(Larsson)致敬。我們和他有許多相同的理念。一方面,犯罪小說描繪的是一個非常暴力而黑暗的世界;另一方面,雖然一闔上書謎底便理應揭曉、歹徒也理應被制止,但卻能讓社會的缺點清楚明白地公開來接受討論。
我們也很喜愛拉森書中複雜的人物角色。因為不管你創造的情節多麼有趣,如果不琢磨角色,故事就不會好看。
關於北歐的寫作趨勢我們有個想法,那就是對黑暗的恐懼,因為所有驚悚小說的源頭都是那股恐懼。但身為作家,你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逮到歹徒,確保幸福圓滿的結局。因此寫作是暫時解除恐懼的方式,就好像雲霄飛車在行駛過程中,將對高度的恐懼轉化成一種樂趣。
人一直都是害怕黑暗的,不只有小孩……而事實上,要找到比冬天的北歐更黑暗的地方並不容易。在北部地區,甚至有三個月看不到太陽。所以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我們有如此堅定的犯罪小說寫作傳統或許並不奇怪。

接下來呢?你們還會繼續聯手寫作嗎?
我們的第二本拉許.克卜勒小說已經在二○一○年七月在瑞典出版,第三本也已進行得差不多,預計會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在瑞典上市。目前第四本的情節已經構思完畢,此外還有許多刺激有趣的調查、懸案、神祕事件與想法,應該至少還能寫上八本書。
每本關於警探約拿.李納的新書都是獨立的,書中的主要角色也都不同,不過約拿是這一系列的主角。
大多數的作家真的都很寂寞,寫小說時,長年都無法與人分享自己的內在世界。但如今拉許.克卜勒出現了,對我們而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經過這番共同的創意激盪後,我們已不再嚮往一般作家的孤寂了。